A 理論和 B 理論的爭論曾經被認為在於時態語句 (tensed sentences) 能不能翻譯成乏時態語句 (tenseless sentences)。A 理論主張這種翻譯是做不到的。早期的爭論著重在兩種翻譯策略上。以「你正閱讀」這個時態語句為例。日期分析 (date analysis) 策略試圖將其翻譯為「你在 2019 後的某日(某時)閱讀」這個乏時態語句。個例自反分析 (token-reflexive analysis) 策略則試圖將其翻譯為「你在這個句子被使用的時刻閱讀」這個乏時態語句。這兩種策略之一成功的話,則我們有理由說看似表達時態事實的語句實則表達乏時態事實——亦即,我們有理由去反對A理論。
然而,不論 A 理論者或 B 理論者,當代的共識則認為此類翻譯策略不成功。因為「此時 (now)」、「此地 (here)」、「我 (I)」這類的字眼是必要索引詞 (essential indexicals)。其對於語言之必要性在於其語意不同於任何非索引詞的語意。包含索引詞的一個語句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可有不同的真假值。譬如「2020 總統大選投票此時正要開始」這個時態語句使用在不同的時刻會有不同的真假值。這類觀點的初始主要倡議者有 John Perry (1979),David Kaplan (1979),David Lewis (1979) 等。
B 理論者可以一方面接受時態語句的不可翻譯性,並且同意一個時態語句在不同的時刻下使用會有不同的真假值,但另一方面堅持這一切可以僅僅憑藉 (in virtue of)(眾多)乏時態事實達成。這種 B 理論被 Quentin Smith (1993) 稱之如下:
新乏時態論 (the new tenseless theory of time):時態語句不可翻譯,但過去、現在、未來的事物沒有根本的不同,而且,沒有真的時間流動。
既然時態語句的不可翻譯性與 B 理論相容,時態語句究竟能不能翻譯為乏時態語句的議題對於解決 A 理論與 B 理論的形上學爭論沒有幫助。
這節要介紹的第一個支持永恆論的理由來自於一個深刻的哲學反省。請讀者比較下面兩個事實的相同或相異之處:
(F1) Donald Trump 正在白宮辦公。
(F2) Albert Einstein 在 1905 年發表了相對論。
這裡我們姑且依照一般看法,接受有種事實是關於 Donald Trump 正在「空間的遠方」進行什麼事情,譬如,有 Donald Trump 正在白宮辦公 (F1) 的事實,雖然我們在空間的這方無法「直接」經歷這個事實。而大概沒有人會反對愛因斯坦在 1905 年發表了相對論 (F2) 是一個事實,雖然我們在時間的這方無法「直接」經歷這個事實。進一步去深思,如果 F1 與 F2 都是「遙遠的」事實,哲學的普遍性與公平性原則讓 F2 與 F1 在起始點上有相似的本質,除非我們有很好的理由把 F2 當成在本質上與 F1 非常不同的事實。若 F2 與 F1 本質上相似,則 Albert Einstein 在「時間的遠方」(1905 年)發表了相對論,就如同 Donald Trump 正在「空間的遠方」(白宮)辦公。也就是說,時間遠方(過去)事物的存在跟空間遠方事物的存在,就存在而言,沒什麼不同。既然空間遠方事物的存在跟空間這方事物的存在,就存在而言,沒什麼不同,那麼時間遠方(過去)事物的存在也跟時間這方事物的存在,就存在而言,沒什麼不同。說穿了就是過去的事物和現在的事物都同等存在。而這個結論就與永恆論相去不遠了。既然永恆論與現在論不相容,這個支持永恆論的空間類比論證可以用來挑戰現在論。
在上述訴諸空間類比的論證背後,對於現在論更深層的挑戰是下列兩個互相關聯的問題:跨時間關係問題 (the problem of cross-time relations)、鑄真者問題 (the problem of truthmakers)。我們都會同意有一些似乎關於過去事物的語句為真,譬如,「我愛慕柏拉圖」,或「柏拉圖死了」。如果「我愛慕柏拉圖」這句真話表達了一個愛慕關係的例現 (instantiation),而且關係的例現預設了關係各造 (relata) 的存在,那麼我們可以推論柏拉圖的存在。但現在論的主張與此衝突。此稱之為跨時間關係問題。此外,根據鑄真者理論 (truthmaker theory),存在的事物才可使語句為真。既然柏拉圖不存在(根據現在論),那麼「柏拉圖死了」這句真話如何可以為真?此稱之為鑄真者問題。
對現在論者而言,有一個類別的解方可以一起解決這兩個問題。那就是將上述的真話視為關於某種存在於現在的性質,而非關於存在於過去的個物,如柏拉圖。而這些存在於現在的性質也就是上述真話的鑄真者(之一部分)。這類解方最有名的是 John Bigelow (1996) 的 Lucretianism。他主張「柏拉圖死了」這句真話是關於這個世界的一個不可再分析的初基 (primitive) 性質:一個柏拉圖已死的世界 (being a world in which Plato died)。並且,這個世界之具有這個存在於現在的初基性質作為一個事實,就是「柏拉圖死了」這句話的鑄真者。提出諸如此類解方的哲學家包括 Simon Keller (2004),Ross Cameron (2011),Neil McKinnon & John Bigelow (2012),David Ingram (2018) 等。
上述的解方一方面接受鑄真者理論,但在另一方面尋求存在於現在的性質作為鑄真者(之一部分)。但有另一種解方接受鑄真者理論,卻尋求無時間性 (atemporal) 的東西作為鑄真者。以 Craig Bourne (2006) 的主張為例,「柏拉圖死了」這句話的鑄真者是一個替代時間 (ersatz-time):姑且稱之 <348 BC>。當 348 BC(西元前 348 年)還是現在的時候,有許多為真的現在式命題,包括<柏拉圖死在此時>。而 <348 BC> 這個替代時間即是由這些為真的現在式命題所建構而成的一個複雜的抽象事物 (abstract entity)。持類似立場的還有 Thomas Crisp (2007)。
第三種解方則反對鑄真者理論,而是主張:似乎關於過去事物的真話可以用時態算子 (tense operators) 來表達。譬如,「柏拉圖死了」這句真話其實應該表達成「曾有這麼一回事是柏拉圖死去 (it was the case that Plato dies)」。「曾有這麼一回事是 (it was the case that)」即是一個時態算子。時態算子是初基的,不可分析的。使用時態算子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在表達一些真話的同時,卻不須接受過去事物的存在。這就如同「在西遊記裡有這麼一回事是孫悟空大鬧天庭」是一句真話,但我們不須因此接受孫悟空存在。這種解方的支持者近來有 Jonathan Tallant (2009),David Sanson & Ben Caplan (2010),以及 Alex Baia (2012) 等。
如果讀者沒有被上述現在論的解方說服,但又想維持某種常識時間觀,那麼可以在一方面接受永恆論但在另一方面堅持 A 理論。不過,這個立場會被下一節的論證攻擊。
John E. McTaggart 在 1908 年提出了一個困擾時間哲學家一百多年的悖論 (Paradox)。 McTaggart's Paradox 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證時間的必要條件是 A 序列 (the A series) 的存在。第二部分論證 A 序列是自相矛盾的。結論是時間不存在。歷來文獻著重的是第二部分。A 序列理論其實就是一種 永恆論式 A 理論 (an eternalist A-theory)。因此,McTaggart's Paradox 可看成是對永恆論式 A 理論的攻擊。設想你閱讀這篇文章的這個事件 (E)。E 曾經是未來,正成為現在,並即將成為過去。從古往今來的大千世界角度來看,宇宙包含所有的一切:之中當有 E 做為未來、現在、過去這三個事實。然而未來性、現在性、過去性這三個時態性質 (tense properties) 是互斥的:一個事件若有其中一者,必不能有另外任一者。因此,我們得到了一個矛盾。因應這個矛盾的自然反應是放棄未來、現在、過去的根本分別——也就是放棄 A 理論而採取 B 理論。
就細節來說,McTaggart's Paradox 想法可以重構為下述(A 理論),(演替),(完整)三個命題的不一致性 (inconsistency),而這個不一致性要求我們放棄 A 理論。
(A 理論) 過去性,現在性,與未來性根本不同且互斥。
(演替) 現在的事件曾有未來性並將有過去性。
(完整) 若(演替)則(連言)。
(連言) 每個事件都有過去性,現在性,以及未來性。
若我們接受了(演替)和(完整),則我們可以推論(連言),但(連言)與(A理論)相衝突。也就是說,三個前提有不一致性。
讀者應該很容易可以看出,(完整)這個命題很有爭議性。文獻的討論自然聚焦於(完整)是否合理。一個反對(完整)的徑路是這樣的。(演替)指明了一個事件在不同的時態下具有現在性,過去性,未來性:其分別是現在地,未來地,以及過去地。一個現在事件是現在地現在 (presently present),未來地過去 (futurely past),以及過去的未來 (pastly future)。因此一個事件不會在同一個時態下具有現在性,過去性,與未來性。然而,McTaggart 指出,為了避免互斥的一階時態性質一起被例現而訴諸互斥的二階時態性質,這會面臨無限後退或者循環解釋的問題。雖然有哲學家(譬如 Quentin Smith 1993)認為,這種無限後退是良性的。但更多哲學家(如 Michael Dummett 1960,Hugh Mellor 1998 等)認為無限後退是沒有好的解方的。
第二個反對(完整)的徑路則訴諸,在不同的時刻下,一個事件成為現在、過去、未來的,並將「在某個時刻」當成一種算子。根據這個主張,(演替)應該用後面這個例子理解:在 t1 事件 E 是未來,在 t2 事件 E 是現在,而在 t3 事件 E 是過去。而不論在哪一個時刻,E 都不會既是未來,又是現在,以及過去。亦即,(連言)為假。既然(演替)為真,而(連言)為假,因此(完整)是錯的。但 Nicholas Smith (2011) 認為這種時刻算子的徑路不成功。背後的理由是這樣。「在 t1 事件 E 是未來」這句真話無礙於完整的實在界包含「事件 E 是未來」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也就是說,時刻算子是冗餘 (redundant) 的。但這樣一來,實在界就會包含三個不相容的事實: E 是未來, E 是現在,以及 E 是過去。亦即,跟 A 理論衝突的(連言)是無法迴避的。呼應這種辯護 McTaggart's Paradox 之方式的哲學家還有 Michael Dummett (1960)。他認為對於實在界的完整描述應該包括「E 是未來」,「 E 是現在」,以及「E 是過去」這三句真話。對這派哲學家而言,這正是 McTaggart's Paradox 的核心想法。而反對者,如 Daniel Deasy (2018),則認為,時刻算子不是冗餘的,並可以此阻擋(連言)的成立。
第三個反對(完整)的徑路則訴諸,一個事件在不同的時刻例現過去、現在、未來等性質,並將「在某個時刻例現 (instantiates-at-t)」視為索引化了的例現 (indexed instantiation)。這種索引化例現是基本而不可分析的。根據這種主張,一個事件 E 在 t3 例現過去性不同於 E 在 t4 例現過去性。雖然前後兩個事態都是由事件 E 以及過去性所構成,但因為「在 t3 例現」和「在 t4 例現」是兩個不同的例現關係,因此前後兩個事態是不同的。既然沒有一個事件在某個時刻例現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等性質,會涉及 McTaggart's Paradox 的矛盾狀況可以避免。持這種看法的有 Bradley Rettler (2012)。另一種索引化例現的作法則是主張在某個時態例現 (instantiates-tensedly)。譬如,一個事件 E 在現在例現過去性不同於 E 在未來例現過去性。持這種看法的有 William Craig (1998)。這個索引化例現的徑路常有的批評是索引化例現無法展現時間流動:從一個事件 E 在 t1 例現現在性到 E 在 t2 例現過去性的過程中,並沒有 E 從現在變成過去的改變。
在 McTaggart's Paradox 提出來的近一百年後,有一個繼承其精神並挑戰時態事實實在論的重要論證:Kit Fine (2005) 的 McTaggartian 論證。此論證包含了如下四個命題,其一是時態事實實在論的主張,另外三個則是時態事實實在論者會傾向接受的主張。但這四個命題合在一起會導致矛盾。
(實在論) 實在界由時態事實(以及其他種類事實)所構成。
(中立性) 構成實在界的所有時態事實不僅僅是在某個時刻成立的時態事實(亦即,不該有某個時刻是有特權的)。
(絕對性) 實在界的構成方式並非相對於時間(或任何有時間性的觀點)。
(融貫性) 實在界並非由不相容的事實所構成。
根據(實在論),假設構成實在界的時態事實包括了[我正坐著]。(「[]」這個符號用以表達一個事實。)根據(中立性),構成實在界的時態事實也包括在另外一些時刻成立的時態事實,譬如[我正站著]。根據(絕對性),下面這種實在界的構成方式是不允許的:[我正坐著]在 t1 構成實在界,而[我正站著]在 t2 構成實在界。亦即,根據(絕對性),[我正坐著]和[我正站著]兩個不相容的時態事實都一起構成實在界。然而,這顯然與(融貫性)相衝突。
這個 McTaggartian 論證使得時態事實實在論者必須放棄(中立性),(絕對性),或(融貫性)之一。放棄(中立性)的實在論 Fine 稱之為標準實在論 (standard realism);放棄(絕對性)的實在論則稱之為外在相對論 (external relativism);放棄(融貫性)的實在論則稱之為裂片論 (fragmentalism)。Fine 認為標準實在論是實在論中最糟的一種,因為一旦放棄了(中立性)就會無法解釋時間流動。Fine 認為,時間流動必須預設(中立性),因為時間流動預設不同的時刻先後成為現在,而這進一步預設實在界包含各個不同的時刻成為現在時的樣貌。讀者不難看出,(中立性)與(連言)實為同一回事。而支持(中立性)的理由其實可看成是支持(連言)的一個嶄新的理由:唯有接受(連言)才能解釋時間流動。而 Fine 的裂片論則可看成是對 McTaggart's Paradox 的擁抱:實在界就是由不相容的時態事實所構成。
擁護 Fine 的 McTaggartian 論證的哲學家有 Natalja Deng (2013)。批評者則有 Steven Savitt (2016),Daniel Deasy (2018),以及 Fabrice Correia and Sven Rosenkranz (2019) 等。
短暫內在性質問題 (the problem of temporary intrinsics) 是一個關於續存 (persistence) 的問題。常識上,坐著的我和站著的我是同一個我,雖然坐著和站著這兩個內在性質 (intrinsics) 不相容。但根據 Leibniz's Law,若 a 等同於 b,則 a 和 b 所有的性質都相同(「a」和「b」是兩個指稱詞)。因此,如果不是同一個我有兩個不相容的內在性質,那麼就是坐著的我並不等同於站著的我。也就是說,短暫內在性質嚴重挑戰了我們的常識。這裡的常識可以說是一種持續論 (endurantism)。因應短暫內在性質問題而產生的一個理論是接續論 (perdurantism)。接續論認為,坐著的我的確不等同於站著的我,但兩者都是我的時間部分 (temporal parts)。所謂的我是自出生至老死的時時刻刻上的各個時間部分所組成的一個四維的東西;就如同每一個時刻上的三維的我都組成自不同的空間部分——例如,頭、手、軀幹、腳等等。採取接續論的哲學家包括 Donald Williams (1951),David Lewis (1986),Thomas Hofweber (2009) 等。
然而,持續論也不是沒有回應短暫內在性質問題的方法。首先,爭議各方都會接受下述關於「挺過改變 (persistence through change)」這個被解釋項 (explanandum):一個東西 O 在 t1 有性質 F,而在不同的時間 t2,有不相容的性質 G (O is F at t1 and O is G at t2)。因此,解釋這個被解釋項的理論空間如下:
(個物徑路) (O at t1) is F and (O at t2) is G。
(性質徑路) O is (F at t1) and O is (G at t2)。
(例現徑路) O (is at t1) F and O (is at t2) G。
(算子徑路) at t1 (O is F) and at t2 (O is G)。
(個物徑路)其實就是接續論:(O at t1) 和 (O at t2) 是一個整體在不同時刻的兩個不同的時間部分。根據接續論,挺過改變的不是同一個三維的東西,因為改變前後的兩個不同的性質分屬於兩個不同的時間部分。其他三個徑路都是持續論,因為挺過改變的是同一個三維的東西。就(性質徑路)而言,還可以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將性質視為個物和時間的一種關係,另一種則將性質索引化。將性質索引化的好處在於,F-at-t1 以及 F-at-t2 是兩個不同的性質,並且,只有 F-at-t1 以及 G-at-t1 是不相容的。因此同一個東西可以有以下兩個相容的關係或性質:(F at t1) 以及 (G at t2)。就(例現徑路)而言,也可以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將例現關係視為多了關係之一造,也就是時刻,另一種則將例現索引化。將例現索引化的好處在於,is-at-t1 以及 is-at-t2 是兩個不同的例現,並且,只有 is-at-t1 F 以及 is-at-t1 G 是不相容的。因此同一個東西可以有以下兩個相容的例現,is-at-t1 F 以及 is-at-t2 G。
採取(性質徑路)的哲學家有 Hugh Mellor (1981)。採取(例現徑路)的則有 Mark Johnston (1987),Sally Haslanger (1989),Peter van Inwagen (1990),Bradley Rettler (2012) 等。現在論者會採取(算子徑路),並且使用時態算子而非時刻算子。譬如 William Craig (1998),Dean Zimmerman (2006) 等。反對者如 Gonzalo Rodriguez-Pereyra (2003) 則認為這些徑路都無法真正解釋一個東西如何挺過改變,因為挺過改變預設在改變前後擁有不相容的性質。
關於續存的形上學理論可以有以下三種區分共六種立場。許多哲學家將接續論和四維論視為同義,並包含單址論的內容,以及將持續論與三維論視為同義,並包含多址論的內容。但是這裡還是將這些立場區分開來。
接續論 (perdurantism):物體有時間部分。
持續論 (endurantism):物體沒有時間部分。
四維論 (four-dimensionalism):物體有三個空間及一個時間維度。
三維論 (three-dimensionalism):物體僅有三個空間維度。
單址論 (Unilocationism):一個物體僅可佔據一個時刻(或時段)。
多址論 (Multilocationism):一個物體可以佔據多重的時刻。
一般而言,接續論、四維論、和單址論會被組合在一起;而持續論、三維論、和多址論會被組合在一起。根據第一種組合,一個物體有時間部分因此有四個維度,亦即在時間維度上是有延伸的 (extended),並因此僅佔據一個時段。一個物體的續存是藉由它在不同的時刻有不同的時間部分。根據第二種組合,一個物體僅有三個維度因此沒有時間部分;而其續存是藉由同一個物體在不同時刻的存在,因此其佔據多重的時刻。但也有少數的哲學家持譬如下述的不同組合。
外續論 (exdurantism): 物體是三維而沒有時間部分的,但只能佔據一個時刻。此理論又稱為 stage theory。
對外續論來說,一般所指稱的物體是三維的東西。這點跟常識以及持續論相符。但外續論主張,佔據不同時刻的三維東西彼此不同,卻可以組成一個四維的整體。這點跟接續論所主張的存有論結構相似。但因為佔據不同時刻的三維東西彼此不同,一個三維東西的續存只能靠它跟另一個三維東西的 Lewisian 副本關係 (Lewisian counterpart relation)。外續論的支持者有 Katherine Hawley (2001) 以及 Ted Sider (2001) 等。另外如 Josh Parsons (2000) 以及 Daniel Nolan (2014) 則主張物體是四維的但卻沒有時間部分。
一般認為,永恆論者大致上會主張接續論,而現在論者只能主張持續論。少數永恆論者主張持續論。這包括 Mark Johnston (1987),Sally Haslanger (1989),Peter van lnwagen (1990),以及 Michael Rea (1998)。但亦有哲學家,如 Ted Sider (2001),認為現在論和接續論的組合是可能的。關於各種續存理論的正反面論證眾多,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Nikk Effingham (2012) 或 Yuri Balashov (2011) 的概括式介紹。一個續存理論的合理性多少會影響其關聯的時間形上學理論的合理性。譬如,有利於接續論的論證一般而言也可作為支持永恆論的理由。然而,關於續存的爭議倒是對 A 理論和 B 理論的爭議沒什麼影響。下一節我將介紹一個對於 A 理論的強大挑戰。
狹義相對論在各方面挑戰了我們對於時間和空間的傳統認識。相對論的現象有一些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包括時間膨脹 (time dilation)、長度縮減 (length contraction)、相對同時性 (the relativity of simultaneity) 等。這些現象根源於光在時空 (space-time) 中的路徑的特殊性:不論光源或慣性參考系 (an inertial frame of reference) 的速度為何,光速恆定。(時空是一個四維空間,其包含了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以下述實驗來說明。
A 船與 B 船內外尺寸均同並位於同一地點。A 船上的 A 時鐘和 B 船上的 B 時鐘同步後,如下圖所示,B 船相對於 A 船以均等速度移動。繼而,A 船一端發出光訊號並以 A 時鐘紀錄光訊號折抵原出發點歷時多久,B 船亦然。此外,A 船亦以 A 時鐘紀錄 B 船一端發出光訊號並折抵原出發點的歷時。實驗結果顯示,A 船測量到 A 船上的光速,B 船測量到 B 船上的光速,以及 A 船測量到 B 船上的光速均相同。對於 A 船來說,B 船上光訊號的路徑比 A 船上光訊號的路徑長。因此以 A 時鐘的紀錄來說,B 船上光訊號的歷時比 A 船上光訊號的歷時長。B 船上光訊號的路徑相對於 B 船自己而言,就如同 A 船上光訊號的路徑相對於 A 船自己而言。故 B 時鐘紀錄的 B 船上光訊號歷時就相等於 A 時鐘紀錄的 A 船上光訊號歷時。因此,B 船上光訊號的歷時在 A 時鐘的紀錄比在 B 時鐘的紀錄來得長。這就是所謂的時間膨脹。
Figure 2. 光速恆定實驗
基於相對運動的原理,A 船相對於 B 船亦以均等速度移動,且其與 B 船相對於 A 船所作的均等速度移動相對稱。因此,以 B 時鐘的紀錄來說,A 船上光訊號的歷時比 B 船上光訊號的歷時長。也就是說,在以 B 船為準的參考系 (frame of reference) 下,A 船光訊號返抵出發點這個事件晚於 B 船光訊號返抵出發點這個事件。但在以 A 船為準的參考系下,A 船光訊號返抵出發點這個事件早於 B 船光訊號返抵出發點這個事件。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兩個遠距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是相對於參考系的。進一步演繹,兩個遠距事件的發生是否同時是相對於參考系的。這即是所謂同時性相對,亦即,沒有絕對同時性。
同時性相對會為 A 理論帶來什麼挑戰呢?這個挑戰最著名的提出者是 Hilary Putnam (1967)。以下的推論則是 Putnam 原始版本的重新詮釋:
(P1) 有絕對的現在。
(P2) 你之閱讀本文,與 Donald Trump 於白宮之辦公,都處於絕對的現在。
(P3) 絕對的現在蘊含絕對同時性。
(P4) 你的閱讀和 Trump 的辦公是絕對同時的。
(P5) 沒有絕對同時性。
(P6) 你的閱讀和 Trump 的辦公是否都處於現在不是絕對的。
(P7) 沒有絕對的現在。
不論常識或 A 理論一般都會接受 P1。在你閱讀本文的當下,世界上還有哪些事件正在發生應該是絕對的而非相對於某個參考系。由此,我們可以假設 P2。幾乎所有的時間理論都會接受 P3。如果有兩個事件都發生於絕對的現在,那麼這兩個事件絕對同時發生。從 P2 與 P3 可以推論 P4。然而根據狹義相對論,我們必須接受 P5。從 P3,P4 和 P5 可以推論 P6。從 P3 和 P5 可以推論 P7。也就是說,若絕對的現在蘊含絕對同時性,則絕對同時性的不存在代表了現在不是絕對的。既然,根據狹義相對論,沒有絕對同時性,那麼絕對的現在不存在。 顯然,P1 跟 P7 相衝突。這代表了 P1,P3 和 P5 不相容。既然幾乎所有的立場都會接受 P3,所以可以說 A 理論與狹義相對論不相容。如果我們接受了狹義相對論,那麼我們就必須反對 A 理論。這個 A 理論面臨的問題可稱之為不相容問題 (the inconsistency problem)。
回應不相容問題的方式在文獻上可分成兩大類:不相容論與相容論。不相容論又可分為以下數類主張。(一)狹義或廣義相對論都不是最後的真理,因此不用理會不相容問題。此主張者有 Nicholas Maxwell (2006)。(二)在廣義相對論中利用宇宙時間 (cosmic time) 來做為絕對同時性的基礎。此主張者有 Richard Swinburne (1983),Mauro Dorato (2002),Svend Rugh & Henrik Zinkernagel (2011)。(三)對狹義相對論採取不同的詮釋。此主張者有 Michael Tooley (1997),William Craig (2008)。(四)採取相對主義,主張相對性的現在。此主張者有 Storr McCall (1994),Yuval Dolev (2006)。(五)採取局部主義,主張絕對的現在只侷限於一個時空點(或極小的時空區域),而時間流動只侷限於一條世界線 (world-line) 上。此主張者有 Howard Stein (1968),Dennis Dieks (1988),R. Clifton & Mark Hogarth (1995),R. Arthur (2006),Steven Savitt (2009),Oliver Pooley (2013)。另外一方面,相容論者(或可稱為絕對全面主義者)則主張絕對同時性可以奠基於外加一個葉理 (foliation) 在狹義相對論時空上,並因此 A 理論與狹義相對論是相容的。[1]此主張者有 Craig Bourne (2006),Dean Zimmerman (2011),Berit Brogaard & K. Marlow (2013),N. Rakić (1997),Peter Forrest (2008),K. Peacock (2006)。
就一般而言,上述的回應都不夠令人滿意,因為其不是太快放棄戰場,就是犧牲太多物理學的共識,或是犧牲太多 A 理論的核心主張。由於物理上公認的發現通常會凌駕於哲學理論,狹義相對論帶來的蘊含就變成最強大的理由去反對標準 A 理論(更遑論現在論)。當然,狹義相對論不是宇宙終極的物理理論——也很成功的量子物理中有一些地方跟狹義相對論相衝突。例如,量子糾纏 (quantum entanglement) 一般被認為蘊含了絕對同時性,而這跟狹義相對論相衝突。所以 A 理論尚未被物理學宣判死刑。只是,狹義相對論所帶來對A理論的挑戰仍然不可忽視。
最後,我淺略介紹時間哲學中的一個重大議題:後向時間旅行 (backward time travel) 可能嗎?後向時間旅行指的是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有名的祖父悖論 (the grandfather paradox) 嚴重地挑戰了後向時間旅行的可能性。祖父悖論最著名的提出者是 David Lewis (1976)。其論證如下:
(T1) 後向時間旅行是可能的。
(T2) 如果後向時間旅行是可能的,則我們可以殺掉自己的祖父。
(T3) 如果後向時間旅行是可能的,則我們仍不可以殺掉自己的祖父。
(T4) 我們可以殺掉自己的祖父。
(T5) 我們不可以殺掉自己的祖父。
(T6) 後向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
我們先假設後向時間旅行的可能性 T1。如果後向時間旅行是可能的,那麼我們可以具備一切現實上所需的條件去殺掉自己的祖父,譬如槍枝、訓練、時機、計畫等等。因此 T2 有一定合理性。但是,殺死自己的祖父會威脅到自己的存在。如果祖父被自己殺死了,那麼我又如何能被生下來並乘坐時光機回到過去殺死祖父呢?因此 T3 也有一定合理性。然而,T1 與 T2 可推論 T4;T1 與 T3 可推論 T5。也就是說,我們得到了一個矛盾。因此,我們一開始的假設 (T1) 是錯的:後向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 (T6)。
後向時間旅行的可能性不僅哲學家關心,連物理學家也很關心。雖然祖父悖論構成了嚴重的挑戰,但這並不直接針對本文所提的 A/B 理論或現在/永恆論。祖父悖論或其他相關的悖論所構成的挑戰是一般性的,是所有的時間形上學理論都必須想辦法面對的。至於各時間形上學理論如何提出解決之道,限於本文篇幅,就不在這裡一一介紹了。
Almäng, Jan (2014). “Tense as a Feature of Perceptual Content.”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1(7): 361-378.
Arthur, R. T. A. (2006). “Minkowski Space-Time and the Dimensions of the Present.” In The Ontology of Space-time, vol. 1, edited by D. Dieks, 129-155. Amsterdam: Elsevier.
Baia, Alex (2012). “Presentism and the Grounding of Truth.”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9(3): 341–356.
Balashov, Yuri (2011). “Persistence.” In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Time, edited by C. Callender, 13-4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igelow, John (1996). “Presentism and Propertie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10: 35–52.
Bourne, Craig (2006). A Future for Presenti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oad, C. D. (1923). Scientific Thought.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Brogaard, B. and K. Marlow (2013). “Is the Relativity of Simultaneity a Temporal Illusion.” Analysis 73(4): 635-642.
Brogaard, Berit & Dimitria E. Gatzia (2015). “Time and Time Perception.” Topoi 34(1): 257-263.
Callender, Craig (2008). “The Common Now.” Philosophical Issues 18(1): 339-361.
Cameron, Ross (2011). “Truthmaking for Presentists.”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6: 55-100.
Cameron, Ross (2015). The Moving Spotli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lifton, R. and Mark Hogarth (1995). “The Definability of Objective Becoming in Minkowski Space-Time.” Synthese, 103(3): 355-387.
Correia, Fabrice & Sven Rosenkranz (2019). “Unfreezing the Spotlight: Tense Realism and Temporal Passage.” Analysis (forthcoming)
Craig, William (1998). “McTaggart’s Paradox and the Problem of Temporary Intrinsics.” Analysis 58(2): 122 – 127.
Craig, William (2000a). The Tensed Theory of Time: A Critical Examina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
Craig, William (2000b). The Tenseless Theory of Time: A Critical Examination.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
Craig, William (2008). “The Metaphysics of Special Relativity: Three Views.” In Einstein, Relativity and Absolute Simultaneity, edited by W. Craig & Q. Smith, 11-49. New York: Routledge.
Crisp, Thomas M. (2007) “Presentism and the Grounding Objection.” Noûs 41(1): 90–109.
Dainton, Barry (2011). “Time, Passage and Immediate Experience.” In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Time, edited by C. Callender, 382-419.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asy, Daniel (2018). “Philosophical Arguments against the A-Theory.”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9: 270 – 292.
Deng, Natalja (2013). “Fine's McTaggart, Temporal Passage, and the A versus B Debate.” Ratio 26(1): 19-34.
Deng, Natalja (2013). “On Explaining Why Time Seems to Pass.”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51(3): 367-382.
Dieks, Dennis (1988). “Special Relativity and the Flow of Time.” Philosophy of Science, 55(3): 456-460.
Dolev, Yuval (2006). “How to Square A Non-localized Present with Special Relativity.” In The Ontology of Space-time, vol. 1, edited by D. Dieks, 177-190. Amsterdam: Elsevier.
Dolev, Yuval (2014). “Motion and Passage: The Old B-Theory and Phenomenology.” In Debates in the Metaphysics of Time, edited by L. N. Oklander, 31-50.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Dorato, Mauro (2002). “On Becoming, Cosmic Time and Rotating Universes.” In Time, Reality & Experience, edited by C. Callend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ummett, Michael (1960). “A Defense of Mctaggart's Proof of the Unreality of Time.” Philosophical Review 69(4): 497 – 504.
Effingham, Nikk (2012). “Endurantism and Perdurantism.” In Continuum Companion to Metaphysics, edited by R. Barnard & N. Manson, 170-197. Continuum Publishing.
Fine, Kit (2005). “Tense and Reality.” In Modality and Tens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rest, Peter (2005). “General Facts, Physical Necessity and the Metaphysics of Time.” In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Vol. 2, edited by D. Zimmerma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rrest, Peter (2008). “Relativity, the Passage of Time, and the Cosmic Clock.” In The Ontology of Space-time, vol. 2, edited by D. Dieks, 245-253. Amsterdam: Elsevier.
Grünbaum, Adolf (1973). Philosophical Problems of Space and Time, 2nd ed.. Dordrecht: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Haslanger, Sally (1989). “Endurance and Temporary Intrinsics.” Analysis 49(3): 119-125.
Hawley, Katherine (2001). How Things Persi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stevold, H. S. (1990). “Passage and the Presence of Experienc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50: 537-552.
Hofweber, Thomas (2009). “The Meta-Problem of Change.” Noûs 43(2): 286 - 314.
Husserl, Edmund (1966). The Phenomenology of Internal Time Consciousness, translated by J. Churchill.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Ingram, David (2016). “The Virtues of Thisness Presentism.”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11): 2867–2888.
Ingram, David (2018). “Thisnesses, Propositions, and Truth.”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9(3): 442-463.
Ismael, Jenann (2011). “Temporal Experience.” In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Time, edited by C. Callender, 460-48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 Mark (1987). “Is There a Problem About Persist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61: 107-135.
Kaplan, David (1979). “Dthat.” In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edited by P. A. French, T. E. Uehling, Jr. and H. K. Wettstein, 383–400.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Keller, Simon (2004). “Presentism and Truthmaking.” In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Vol. 1, edited by D. Zimmerman, 83-10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 Poidevin, Robin (2007). The Images of Tim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wis, David (1976). “The Paradoxes of Time Travel.”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13(2): 145-152.
Lewis, David (1979). “Attitudes De Dicto and De Se.” Philosophical Review 88: 513–43.
Lewis, David (1986).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Markosian, Ned (2004). “A Defense of Presentism.” In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Vol. 1, edited by D. Zimmerman, 47-8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xwell, Nicholas (2006). “Special Relativity, Time, Probabilism and Ultimate Reality.” In The Ontology of Space-time, vol. 1, edited by D. Dieks, 229-245. Amsterdam: Elsevier.
McCall, Storr (1994). A Model of the Unive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Kinnon, Neil & John Bigelow (2012). “Presentism, and Speaking of the Dea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60(2): 253–263.
McTaggart, John. E. (1908). “The Unreality of Time.” Mind 17(68): 457-474.
Mellor, D. H. (1981). Real Tim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ellor, D. H. (1998). Real Time II. New York: Routledge.
Nolan, Daniel (2014). “Balls and All.” In Mereology and Location, edited by S. Kleinschmidt, 91-11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aklander, L. Nathan (2004). The Ontology of Time. Amherst: Prometheus Books.
Oaklander, L. Nathan (2014). “Dolev’s Anti-Metaphysical Realism: A Critique.” In Debates in the Metaphysics of Time, edited by L. N. Oklander, 3-30.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Parsons, Josh (2000). “Must a Four-Dimensionalist Believe in Temporal Parts?” The Monist 83(3): 399-418.
Paul, L. A. (2010). “Temporal Experi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7(7): 333-359.
Peacock, K. A. (2006). “Temporal Presentness and the Dynamics of Spacetime.” In The Ontology of Space-time, vol. 1, edited by D. Dieks, 247-261. Amsterdam: Elsevier.
Perry, John (1979). “The Problem of the Essential Indexical.” Noûs 13: 3–21.
Pooley, Oliver (2013). “Relativity, the Open Future, and the Passage of Time.” Proceedings of the Aristotelian Society, 113(3): 321-363.
Prosser, Simon (2007). “Could We Experience the Passage of Time?” Ratio 20(1): 75-90.
Prosser, Simon (2012). “Why Does Time Seem to Pas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5(1): 92-116.
Prosser, Simon (2013). “Passage and Perception.” Noûs 47(1): 69-84.
Putnam, Hilary (1967). “Time and Physical Geometry.” Journal of Philosophy 64(8): 240-247.
Rakić, N. (1997). “Past, Present, Future, and Special Relativity.”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48(2): 257-280.
Rea, Michael (1998). “Temporal Parts Unmotivated.” Philosophical Review 107: 225-260.
Rettler, Bradley (2012). “McTaggart and Indexing the Copula.”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8: 431-434.
Rodriguez-Pereyra, Gonzalo (2003). “What Is Wrong with the Relational Theory of Change?” In Real Metaphysics, edited by H. Lillehammer & G. Rodriguez-Pereyra, 184-195. Routledge.
Rugh, Svend E. & Henrik Zinkernagel (2011). “Weyl’s Principle, Cosmic Time and Quantum Fundamentalism.” In Explanation, Prediction, and Confirmation., edited by D. Dieks, et. al., Springer.
Sanson, David & Ben Caplan (2010). “The Way Things Were.”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81(1): 24–39.
Savitt, Steven (2009). “The Transient Nows.” In Quantum Reality, Relativistic Causality, and Closing the Epistemic Circle, edited by W. Myrvold & J. Christian, 349-362. Springer.
Savitt, Steven (2016). “Kit Fine on Tense and Reality.” Manuscrito 39(4): 75-99.
Sider, Theodore (2001). Four-Dimensionalism: An Ontology of Persistence and Tim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Skow, Braford (2015). Objective Becom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Nicholas J. J. (2011). “Inconsistency in the A-Theory.” Philosophical Studies 156(2): 231–247.
Smith, Quentin (1993). Language and Tim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Quentin (1994). “The Phenomenology of A-time.” In The New Theory of Time, edited by L. Oaklander & Q. Smith.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Quentin (2002). “Time and Degrees of Existence: A Theory of “Degree Presentism.”” In Time, Reality and Experience, edited by C. Callender, 119–13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in, Howard (1968). “On Einstein-Minkowski Space-Time.”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5(1): 5-23.
Swinburne, Richard (1983). “Verificationism and Theories of Space-Time.” In Space, Time, and Causality, Springer.
Tallant, Jonathan (2009). “Ontological Cheats Might Just Prosper.” Analysis 69(3): 422–430.
Tooley, Michael (1997). Time, Tense, and Caus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Inwagen, Peter (1990). “Four-Dimensional Objects.” Noûs 24(2): 245-255.
Williams, Donald (1951). “The Myth of Passage.” Journal of Philosophy 48(15): 457-472.
Zimmerman, Dean W. (2005). “The A-Theory of Time, the B-Theory of Time, and ‘Taking Tense Seriously.’” Dialectica 59(4): 401-457.
Zimmerman, Dean W. (2006). “Temporary Intrinsics and Presentism.” In Persistence: Contemporary Readings, edited by S. Haslanger & R. Kurtz. Cambridge: MIT Press.
Zimmerman, Dean W. (2008). “The Privileged Present: Defending an ‘A-theory’ of Time.” In Contemporary Debates in Metaphysics, edited by T. Sider, J. Hawthorne, & D. Zimmerman, 211–225. Oxford: Blackwell.
Zimmerman, Dean W. (2011). “Presentism and the Space-Time Manifold.”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hilosophy of Time, edited by C. Callender, 163-246.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網路相關資源
Hawley, Katherine. (2020). “Temporal Parts.”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temporal-parts/.
Ingram, David & Jonathan Tallant. (2018). “Presentism.”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presentism/.
Le Poidevin, Robin. (2019). “The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of Time.”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time-experience/.
Markosian, Ned. (2014). “Time.”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time/.
Savitt, Steven. (2017). “Being and Becoming in Modern Physics.”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spacetime-bebecome/.
Smith, Nicholas J.J. (2018). “Time Travel.” In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time-tr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