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目錄與總選單
邏輯結果
Logical Consequence

摘要

直覺上,我們會同意「張三會在下午 4 點抵達台北」這個語句可以從「若張三搭的火車在下午 1:30 從高雄出發到台北,則張三會在下午 4 點抵達台北;張三搭上了下午 1:30 從高雄出發到台北的火車」這個語句集合推導出來。用邏輯的術語來說,我們可以說,「張三會在下午 4 點抵達台北」這個語句是「若張三搭的火車在下午 1:30 從高雄出發到台北,則張三會在下午 4 點抵達台北;張三搭上了下午 1:30 從高雄出發到台北的火車」這個語句集合的邏輯結果;或換個方式說,我們可以從「若張三搭的火車在下午 1:30 從高雄出發到台北,則張三會在下午4點抵達台北;張三搭上了下午 1:30 從高雄出發到台北的火車」這個語句集合邏輯上推導出「張三會在下午 4 點抵達台北」;其中,前者被稱為前提,而後者被稱為結論。不過,我們該如何解釋這個直覺呢?許多哲學家與邏輯學家提出各自的看法,企圖解釋該直覺。本文將針對此問題做概述,並著重在一個相關的議題上,亦即邏輯一元論與邏輯多元論之間的爭議,試圖為邏輯一元論辯護。如同史丹佛哲學百科中,「Logical consequence」詞條的兩位作者 (G. Restall 與 Jc Beall) 所述,涉及邏輯結果的議題五花八門,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詳盡說明,故請有興趣的讀者尋找其他相關的文章做進一步的閱讀。

 

上線日期 :2020 年 05 月 14 日

引用資訊:蘇慶輝 (2020)。〈邏輯結果〉,王一奇(編),《華文哲學百科》(2020 版本)。URL=http://mephilosophy.ccu.edu.tw/entry.php?entry_name=邏輯結果。

 

 

目次

1. 導論

2. 各式各樣的論證

3. 證明論與模型論

4. 邏輯多元論

5. 結論

 

 

內文

1. 導論

考慮下列的推論(或論證):

  1. 若張三搭的火車在下午 1:30 從高雄出發到台北,則張三會在下午4點抵達台北;
  2. 張三搭上了下午 1:30 從高雄出發到台北的火車;
  3. 張三會在下午 4 點抵達台北。

在適當理解 (1)-(3) 之下,我們會同意 (3) 可以從 (1) 與 (2) 推導出。不過,有人可能會想知道為什麼;亦即,上述推論具有什麼特徵,使得我們有上述的直覺。

  用邏輯的術語來說((1) 與 (2) 會被稱為「前提」,而 (3) 被稱為「結論」),我們說,結論 (3) 在邏輯上從前提 (1) 與 (2) 推導出((3) follows logically from (1) and (2));或是說,(3) 是 (1) 與 (2) 的邏輯結果((3) is a logical consequence of (1) and (2))。在文獻中,有兩個常見的解釋,分別訴諸證明 (proof) 與模型 (model) 的概念:(a) 因為我們可以從 (1) 與 (2) 建構一個證明到 (3);(b) 因為,對任意模型 M,若 M 使得前提為真,M 也會使得結論為真。根據 (a) 或 (b),我們可以分別定義有效性 (validity):一個論證是有效的,若且惟若,存在一個從前提到結論的證明/對每個指派前提為真的模型來說,結論也會在其中被指派為真。據此,在某個意義下,我們可以解釋上述的直覺。

  在 2000 年的文章中,Beall 與 Restall 論證邏輯多元論,主張我們可以有各式各樣的(多於一個)邏輯結果概念,有別於傳統一元論的看法。本文試圖指出,我們必須適當的理解邏輯一元論與多元論的爭議,否則該爭議會變得瑣碎。另外,本文將為某種版本的邏輯一元論辯護。

  以下將分為四個部分:在第二節中,本文將論證:傳統區分中的幾類論證,其實只是對論證的幾種不同評價標準而已;在第三節中,本文會簡單介紹證明論與模型論,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在第四節中,本文會引進邏輯一元論與多元論的爭議,並指出我們應該適當理解該爭議,否則該爭議會變得瑣碎;在結論中,本文將為邏輯一元論辯護,因為儘管我們有各式各樣的邏輯結果概念,但是在判斷一個論證的有效性時,邏輯一元論才是我們應該接受的立場。

 

 

2. 各式各樣的論證

傳統上,從 (1) 與 (2) 到 (3) 的論證會被視為一個演繹 (deductive) 論證,有別於下列的論證:

  1. 我隨意地從一堆橘子中挑出的四顆橘子都是好的;
  2. 那堆橘子中,大多數是好的。

雖然 (5) 可以從 (4) 推導出來,但是這個論證會被視為一個歸納 (inductive) 論證,因為在 (4) 為真的情況下,(5) 仍可能為假。在標準的邏輯教科書中,一般會區分兩類論證:演繹論證與歸納論證。有效演繹論證是指,在前提為真的情況下,結論必定為真;而歸納論證是指,在前提為真的情況下,結論仍可能 (probably) 為假。

  據此,有效性的概念被引進來刻劃演繹論證的特徵:一個論證是有效的,若且惟若,不可能前提真但結論假。可靠性 (cogency) 被引進來刻劃歸納論證的特徵:一個論證是可靠的 (cogent),若且惟若,給定前提為真,其結論很可能為真,其中「很可能為真」這個概念通常是透過概率 (probability) 來定義的──結論為真的概率很高。[1]

  讓我們考慮另一個論證:

  1. 水是無色無味的;
  2. H2是無色無味的。

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水是由兩個氫原子與一個氧原子構成的分子化合物,亦即 H2O。所以,從 (7) 到 (8) 的推論也滿足有效性的定義,儘管我們還需要一個形上學的假設:必然地,水是 H2O。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前兩個論證,從 (7) 到 (8) 的推論不是一個僅僅因為形式而有效的論證。許多學者認為,邏輯具有形式的特徵,亦即一個論證的好壞僅依賴在其論證的形式 (argument form)。[2]此外,這也展現出邏輯的中立性 (neutrality),亦即邏輯不應該有針對性——一個論證的好壞不依賴在某個特定領域的假設。於是我們可以分別給予演繹論證與歸納論證一個更進一步的定義:

(D) 從語句集合 到 的論證是有效的,若且惟若,僅憑其論證形式,不可能 真但 假;[3]

(I) 從語句集合 到 的論證是可靠的,若且惟若,p(f)/p(G) > .5[4]

於是 (D) 與 (I) 可以僅憑論證的形式,來判斷其有效性或可靠性。這也符合我們的直覺,亦即當考慮到某些論證形式,無論論證是關於什麼主題,其有效性/有說服力是確定的。例如,從「若 則 j」與「f」推論到「j」的論證形式是一個有效的形式,無論 與 是關於什麼。

  目前為止,乍看之下,我們似乎有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推論形式,因而衍生出不同的「邏輯」或形式系統來刻劃其特徵。不過,我們可以將這些形式系統看作是在掌握「好」論證的形式研究。簡單的說,在日常推論中,我們構造出各式各樣的論證,其中有些被認為是好的,但有些被認為是不好的;邏輯學家的任務在於掌握那些好論證背後的共通之處何在,並在形式系統中刻劃其特徵,如同 (D) 與 (I) 所呈現的——透過有效性與可靠性來刻劃論證形式的好壞。換句話說,給定一個論證,無論被歸屬為什麼類型的論證,我們關心的是,若它在某語境中是一個好論證,我們是基於什麼理由來判斷的。[5]這樣的看待方式,決定了(某種版本的)邏輯一元論會是一個較佳的立場,而這將會在第四節中論證。

  儘管如此,有些學者仍會批評上述的立場,因為這將會消弭各種論證之間的差異,例如,演繹論證與歸納論證之間的明顯差異。本文的回應如下:這是一個本末倒置的批評。基本上,各種邏輯上的研究(對論證形式的研究)應該是晚於人們構造論證的。也就是說,在各種邏輯理論(或論證理論)被提出來之前,人們就會構造論證,並掌握了某些特徵。(D) 與 (I) 是其中兩個被提出來的選項,來回答「為什麼有些論證是好的,而有些論證是不好的?」。因此,本文主張,上述立場不僅是合理的,也是正確的。

  上述立場的一個理論結果是:給定實際語境中的論證,我們可以有各種不同的評價系統來決定其好壞。所以,一個論證的好壞,是相對於語境與評價標準的。

 

 

3. 證明論與模型論

在上一節中,我們引進了「有效性」與「可靠性」兩個評價標準,但是卻未提供仔細的說明:在什麼意義下,我們說一個語句是某些(或某個)語句的邏輯結果。[6]本節將透過證明論與模型論來補充說明。

  如先前所言,邏輯關心的是論證形式,所以我們將引進一個形式語言 L 來說明。L 包含下列的符號:

  1. 大寫英文字母:A, B, C, …
  2. 真值函數符號:Ø, Ù, Ú, ®, «
  3. 輔助符號:(, )

大寫字母旨在表徵自然語言中的語句,而真值函數符號意在表徵自然語言中的連接詞(依序表徵「不」、「且」、「或」、「若…則…」與「…若且惟若…」),[7]而輔助符號是用來去除歧義。形式語言L的語法規則如下:

  1. 所有個別的大寫字母是一個完構式 (well-formed formula);
  2. 若 與 是完構式,則下列式子也是完構式:Øf, (f Ù j), (f Ú j), (f ® j), (f « j)
  3.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規則可以構造出完構式。

以下讓我們引進「├」來說明邏輯結果:

(P) 是語句集合 的一個邏輯結果,在 G的意義下,若且惟若,存在一個從 到 的證明。

在此,「證明」意指:一序列的完構式,其中每一個式子本身要麼是公理(或定理)或前提,或是從運用推論規則到公理(或定理)或前提而來的。讓我們用幾個證明系統來說明。

  公理化系統包含下列三條公理架構,以及兩條推論規則:[8]

(A1) f®(j®f)

(A2) (f®(j®c))®((f®j)®(f®c))

(A3) (Øf ® Øj) ® (j ® f)

(R1)若 f Î G,則 Gf

(R2) {f, f®j} j

以下讓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 (P):{A ® B, B ® C}├ A ® C

    1. A ® B               前提
    2. B ® C               前提
    3. (B ® C)®(A ® (B ® C))       根據 (A1)
    4. A ® (B ® C)            根據 2, 3 (R2)
    5. (A ® (B ® C)) ® ((A ® B) ® (A ® C)) 根據 (A2)
    6. (A ® B) ® (A ® C)          根據 4, 5 (R2)
    7. A ® C               根據 1, 6 (R2)

我們可以發現,上述的推論構成一個證明,因為每一個式子本身要麼是公理(3 與 5)或前提(1 與 2),或是運用規則到公理(或定理)或前提推論而來的(4、6 與 7)。因此,根據 (P),A ®是 {A ® B, B ® C} 的邏輯結果。

  以下讓我們考慮另一個證明系統:自然演繹法。[9]

(N1) Modus Ponens (MP):從 {f, (f®y)} 推論出 y

(N2) Modus Tollens (MT):從 {(f®y), Øy推論出 Øf

(N3) Disjunctive Syllogism (DS):從 {(fÚy), Øf推論出 與從 {(fÚy), Øy推論出 f

(N4) Simplification (Simp):從 {(fÙy)} 推論出 與從 {(fÙy)} 推論出 y

(N5) Conjunction (Conj):從 {f, y推論出 (fÙy)

(N6) Hypothetical Syllogism (HS):從 {(f®y), (y®h)} 推論出 (f®h)

(N7) Addition (Add):從 {f推論出 (fÚy與從 {y推論出 (fÚy)

(N8) Contradictory Premises (ContraPrm):從 {f, Øf推論出 y

(N9) Cut Rule (Cut):從 {(fÚy), (ØfÚh)} 推論出 (yÚh)

(N10) Law of Clavius (Clav):從 {(Øf®f)} 推論出 f

(N11) Constructive Dilemma (CD):從 {(fÚy), (f®d), (y®g)} 推論出 (dÚg)

(N12) Double Negation (DN)跟 ØØ可互推;[10]

(N13) De Morgan’s Theorem (DeM)Ø(fÙy跟 (ØfÚØy可互推,或 Ø(fÚy跟 (ØfÙØy可互推;

(N14) Commutation (Comm):(fÚy跟 (yÚf可互推,或 (fÙy跟 (yÙf可互推;(N15) Association (Assoc):((fÚy)Úc跟 (fÚ(yÚc)) 可互推,或 ((fÙy)Ùc跟 (fÙ(yÙc)) 可互推;

(N16) Distribution (Dist):((fÙ(yÚc)) 跟 ((fÙy)Ú(fÙc)) 可互推,或 ((fÚ(yÙc)) 跟 ((fÚy)Ù(fÚc)) 可互推;

(N17) Contraposition (ContraPos):(f®y跟 (Øy®Øf可互推;

(N18) Conditional-Disjunction (CDis):(f®y跟 (ØfÚy可互推;

(N19) Negation of Conditional (NC)Ø(f®y跟 (fÙØy可互推

(N20) Tautology Laws (Taut)跟 (fÙf可互推,或 跟 (fÚf可互推;

(N21) Equivalence (Equiv):(f«y跟 ((f®y)Ù(y®f)) 可互推,或 (f«y跟 ((fÙy)Ú(ØfÙØy)) 可互推;

(N22) Rule C(條件證法):若要推導的結論是 (f®j的形式,我們可以先假設 f,然後試圖運用其他規則來推導出 j,最後運用 Rule C 推導出 (f®j),並刪除先前的假設 f

以下讓我們用例子來說明 (P):{(PÚR), (P®(RÙQ)), (R®(PÙQ))}├(P®ØQ)®R

  1. P Ú R      前提  
  2. P ® (R Ù Q)   前提
  3. R ® (P Ù Q)   前提
  4. P ® ØQ     前提(條件證法)
  5. (R Ù Q) Ú (P Ù Q) 根據 CD (1), (2), (3)
  6. (Q Ù R) Ú (P Ù Q) 根據 Comm (5)
  7. (Q Ù R) Ú (Q Ù P) 根據 Comm (6)
  8. Q Ù (R Ú P)    根據 Dist (7)
  9. Q        根據 Simp (8)
  10. ØØQ      根據 DN (9)
  11. ØP       根據 MT (4), (10)
  12. R        根據 DS (1), (11)
  13. (P ® ØQ) ® R  根據 Rule C (4), (12)

不難發現,上述推論的每一個式子本身要麼是前提 (1-3),或是運用規則到前提而來的 (4-12)。因此,根據 (P),(P ® ØQ) ®是 {P Ú R, P ® (R Ù Q), R ® (P Ù Q)} 的邏輯結果。

  事實上,除了上述兩個證明系統,還有其他的證明系統,在此不再贅述。[11]重要的是,我們可以訴諸 (P) 來說明邏輯結果的關係。另外,訴諸證明來說明邏輯結果的一個特徵是:我們不需要知道式子的真假,僅憑運用規則即可判斷邏輯結果關係是否成立。[12]不過,這樣的說法似乎跟先前的有效性概念不同;試考慮 (D),其中訴諸真假概念來定義有效性,而有效性則關係到邏輯結果,所以我們似乎可以透過真假概念來說明邏輯結果。如下:(引進「╞」)

(M) 是語句集合 的一個邏輯結果,在 G的意義下,若且惟若,對於所有模型 M,若 V(b) = T, 對所有 b Î G,則 V(f) = T

由於模型論涉及真假,所以我們先介紹一個式子的真假值該如何被決定。一個模型是一個二位有序序對 (ordered pair) <VI, I>,其中解釋 I 會給每個個別大寫字母(原子式)一個真或假的值,而 V是賦值函數 (valuation function),滿足下列的條件:

  1. VI(y) = I(y),若 是原子式(亦即不包含函數符號的式子);[13]
  2. VI(Øy) = T,若 VI(y) = FVI(Øy) = F,若VI(y) = T
  3. VI(yÚc) = F,若 VI(y) = VI(c) = FVI(yÚc) = T,在其他情況下;
  4. VI(yÙc) = T若 VI(y) = VI(c) = TVI(yÙc) = F,在其他情況下;
  5. VI(y®c) = F,若 VI(y) = 與 VI(c) = FVI(y®c) = T,在其他情況下;
  6. VI(y«c) = T,若 VI(y) = VI(c)VI(y«c) = F,在其他情況下。

讓我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一個式子的真假值該如何決定;假設 VI(P) = VI(Q) = TVI(R) = F

VI(P Ú (Q Ù ØR)) = (TÚ(TÙØF))

         = (TÚ(TÙT))

         = (TÚT)

         = T

據此,我們可以決定每一個完構式的真假值。現在,讓我們回到 (M),並使用上述方法來檢視先前的例子:{(PÚR), (P®(RÙQ)), (R®(PÙQ))}╞((P®ØQ)®R)

  如 (M) 所述,若 {(PÚR), (P®(RÙQ)), (R®(PÙQ))} 與((P®ØQ)®R) 之間的邏輯結果是成立的,我們找不到一個模型會使得 {(PÚR), (P®(RÙQ)), (R®(PÙQ))} 真,但是卻使得 ((P®ØQ)®R) 為假。運用規謬證法,讓我們假設 {(PÚR), (P®(RÙQ)), (R®(PÙQ))} 與 ((P®ØQ)®R) 之間的邏輯結果關係不成立,亦即,存在一個模型 M’,使得 {(PÚR), (P®(RÙQ)), (R®(PÙQ))} 真,但 ((P®ØQ)®R) 為假。

M’= <VI, I>

VI(P Ú R) = VI(P ® (R Ù Q)) = VI(R ® (P Ù Q)) = T 且 VI((P ® ØQ) ® R) = F

根據先前賦值函數 V要滿足的條件,我們可以推論出 VI(P ® ØQ) = T 且 VI(R) = F;但 VI(P Ú R) = T,故 VI(P) = T;但若 VI(P) = T 且 VI(R) = F,則 VI(P ® (R Ù Q)) = F,此結果跟一開始的假設矛盾。因此,不存在一個模型 M,使得 {P Ú R, P ® (R Ù Q), R ® (P Ù Q)} 真,但 (P ® ØQ) ®為假(換句話說,前提真但結論假)。所以,{P Ú R, P ® (R Ù Q), R ® (P Ù Q)} 與 (P ® ØQ) ®之間的邏輯結果關係成立。

據此,訴諸真假的概念,我們可以決定邏輯結果的關係是否成立。有學者可能注意到,一個重要且有趣的問題是:證明論的結果是否會跟模型論的結果一致?

  對邏輯學家來說,一個證明系統最好只證明出邏輯上必然為真的命題(健全性 (soundness)),而且所有邏輯上必然為真的命題都可以有一個證明(完備性 (completeness))。不過,限於篇幅,請有興趣的讀者參考其他相關的文獻。

 

 

4. 邏輯多元論

簡單的說,邏輯多元論主張存在不只一個正確的邏輯,不過,在陳述邏輯多元論者的論證之前,讓我們先理解「存在不只一個邏輯(系統)/邏輯結果」是什麼意思。

  根據先前介紹的語言 L,以及先前提及的賦值函數對真值函數符號的解釋,我們會把如此解釋下的邏輯系統視為「古典邏輯」(或經典邏輯、標準邏輯)。不過,若我們將邏輯系統視為一個針對自然語言所做的表徵系統,很自然的,有人會主張古典邏輯沒有如實地表徵日常語言,而一個最好的例子是條件句;日常語言中的條件句似乎不是一個真值函數,因為我們不會因為前件為假(或後件為真)而直接判斷該條件句為真。因此,我們需要其他的非古典邏輯系統來表徵自然語言。相應的,不同的邏輯結果關係會被定義出來。為了更好的理解這件事,我們必須先從理解論證形式的有效性開始。

  如先前所述,邏輯致力於研究論證形式,試圖找出好的論證形式,而有效性被當作是掌握論證好壞的一個特徵。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一個論證是好的,若且惟若,該論證呈現的形式是有效的,亦即,僅憑其論證形式,不可能前提真但結論假。不過,我們該如何決定其論證形式呢?一個明顯的答案是:根據其包含的連接詞。基本上,先前引進的真值函數符號也被稱為邏輯連接詞或邏輯常元 (logical constants),而論證的有效性就依賴在我們對它們的解釋上。

  舉例來說,按古典邏輯的解釋,條件句會被視為一個真值函數(實質蘊含),則下列的論證形式會是有效的:

f ® j  (前提一)
f    (前提二)

所以,j(結論)

因為對任意一個模型來說,當 V(f ® j) = V(f) = T,V(j) = T;換句話說,上述的邏輯結果關係是成立的。但是,若我們給予條件句一個不同的解釋(非真值函數的解釋),上述的論證形式可能會變得無效;換句話說,上述的邏輯結果關係是不成立的。因此,邏輯結果關係的成立與否,依賴在我們對邏輯常元的挑選與解釋上。

  不過,一個自然的困惑是:為什麼 ® 被挑選為一個邏輯常元呢?根據 Tarski,為了判斷論證形式,我們必須先區分邏輯常元與非邏輯常元 (Tarski, 1986)。先前論及模型論時提到,我們可以對式子做不同的解釋,亦即給予不同的真假值,同樣的,我們應該也可以給予函數符號一個不同的解釋,亦即給予不同的函數。Tarski 認為我們不可以給予函數符號不同的解釋,因為這麼做會使得一個有效的論證形式變得無效。邏輯常元是那些在變更解釋中不變的 (invariant under permutations)。舉例來說,無論我們給予 或 任意的解釋(真假值),該論證形式仍是有效的,但是,若我們給予 ® 不同的解釋,該論證形式就可能是無效的。因此,®(以及其他四個真值函數符號)被視為邏輯常元。

  以下讓我們定義一個邏輯系統為 <L, Þ>,其中 L 就包含先前提及的元素(非空的符號集合、函數符號集合,以及語法規則),Þ 則是定義在 L 上的邏輯結果關係(介於語句集合與語句之間)。很明顯的,當某個語言 L’,其中包含不同於 L 的符號,一個新的邏輯系統就此產生 <L’, Þ>

  另一方面,當我們將非古典邏輯也考慮進來,例如,三值邏輯,我們的模型必須擴充為一個三位的有序序對 <VI, I, S>,其中 S 代表一個集合 {T, F, N},而 V與 I 跟之前一樣,只不過 V與 I 可能會給予式子三個值,亦即 T、F 或 N(非真非假)。這麼做,也會產生新的邏輯系統,因為原本有效的論證形式可能變得無效,換句話說,邏輯結果關係產生了改變。舉例來說,(fÚØf不再是一個有效式(恆真句)。此外,如先前所言,我們也可以對語言中的邏輯連接詞做不同的解釋,例如 ®,而如此作也會產生新的邏輯系統。因此,存在不只一個邏輯系統 (Bonnay and Westerståhl, 2012; Cook, 2010; Varzi, 2002)。讓我們用另一個方式(透過模型的說法)來表達「存在不只一個邏輯系統」,讓我們回到先前提及的 (M):[14]

是語句集合 的一個邏輯結果,在 G的意義下,若且惟若,對於所有模型 M,若 V(b) = T, 對所有 b Î G,則 V(f) = T

根據多元論的立場,我們有不只一種方式來解釋模型,例如,集合論的方式或可能世界的方式。重點是,不同的解釋方式會衍生出不同的邏輯系統,所以存在不只一個邏輯系統。他們說:

…存在不同、同樣好的方式來說明 (V);存在不同、同樣好的邏輯。這是邏輯多元論的核心 (2000, p. 478)。[15]

現在,本文相信我們會同意存在不只一個邏輯系統,但是這不代表存在不只一個正確的邏輯。一個需要釐清的問題是:邏輯多元論與邏輯一元論的爭論究竟在哪?兩者的爭論是在:是否只存在一個邏輯嗎?明顯不是,因為邏輯一元論者可以同意不只存在一個邏輯,但是堅持只存在一個正確的邏輯。

  本文主張,兩者的爭論應該是:是否只存在一個正確的邏輯?邏輯一元論主張只存在一個正確的邏輯,而邏輯多元論主張不只存在一個正確的邏輯。但是,如上所述,Beall 與 Restall 似乎沒有論證該主張。也許有人會反駁說,「存在不同、同樣好的邏輯」就是意指存在不同、同樣正確的邏輯。本文對此存疑,因為「好壞」是相對於目的的:能夠達成目的的,就是好的,但不代表是真的(或正確的)。雖然 Beall 與 Restall 在文中列舉了許多例子,試圖論證存在許多不同的好邏輯,但是這仍無法證明這些邏輯都是真的(正確的)。因為若這些邏輯都是真的,則代表這些邏輯背後的假設確實以某種方式描述了實在界,但是有些邏輯的假設是彼此矛盾的,難道我們的實在界是矛盾的?無論如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繼續深入研究。

 

 

5. 結論

基本上,本文認為 Beall 與 Restall 的立場比較像是邏輯一元論中的相對論或語境論,其主張如下:[16]

(LR) 對邏輯結果的正確說明是相對於某些事實的。

(LC) 對邏輯結果的正確說明是相對於一個給定的語境的。

如先前提及,邏輯系統旨在掌握,在日常意義下,好論證的特徵,而許多邏輯系統提出各自的見解。所以,我們可以將這些不同的邏輯系統,視為在不同語境中掌握到的特徵。就像 Beall 與 Restall 在文中提及的各種邏輯系統一樣,它們都能夠很好地處理相關的論證,但是它們絕不是位在同一個視角上來判斷一個論證的好壞。

  另外,若兩個邏輯系統在爭論某個論證是否有效,而且此爭論不是語詞上的(亦即,此爭論是實質上的、關於世界的),則兩者當中一定只會有一個是正確的,除非我們的世界是充滿矛盾的。但是,這不影響兩者都是好的,因為我們可能基於某個目的,而挑選其中一個邏輯系統(因為該系統能夠很好地實現目的),但當基於另一個目的時,我們會挑選另一個邏輯系統。因此,本文主張,我們應該接受某種版本的邏輯一元論。

 

 


[1] 這樣的定義方式是以條件概率呈現的:p(結論)/p(前提) > .5(請見之後的(I))。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定義也被用來評斷「假設」與「證據/觀察現象」之間的證實(confirmation)關係,常透過「最佳解釋推理」(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的形式出現。例如,從(A)「班上大多數同學都拿到90分以上」推論到(B)「老師一定很給分很鬆」--(B)可以被視為一個對(A)的解釋,而且不是唯一的解釋(譬如,「大多數同學都很聰明且用功」也可以解釋(A))。

[2] MacFarlane, 2015.

[3] Beall, 2010: 5.

[4] ...its premises make its conclusion more likely or more reasonable...」(Beall and Restall, 2019)。

[5] 在此,可能有兩個批評:(1)涉及「語境」,就不會只是「僅憑形式來判斷其好壞」;(2)邏輯關心的應該是一般性的論證形式,不應該涉及實際的語境。回應如下:針對(1),基於許多學者對語境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在形式上刻劃「語境」如何影響一個論證的好壞;針對(2),我們認為邏輯要掌握的日常生活中的論證,亦即在實際語境中被提出來的論證,所以考慮「語境中的論證」是合理的,另外,這也不影響我們對論證進行形式的研究(研究抽離語境後的論證形式)。

[6] 以下將使用「邏輯結果」的說法,而不再使用「一個論證是有效的/可靠的」這樣的說法,因為「有效性」與「可靠性」是語句之間的關係,用來掌握好論證的特徵,而「邏輯結果」的說法較為中立。

[7] 三個有趣的問題是:「為什麼挑五個?能夠挑少一點嗎?」、「如何決定出這五個?」與「為什麼只挑這五個?」。針對第一個問題,事實上,我們確實可以只挑其中的幾個,例如Frege原始的邏輯系統只包含「Ø」與「®」,因為其他的真值函數連接詞可以透過「Ø」與「®」來定義;我們稱那兩個真值函數為函數上完整。針對第二個問題,根據Tarski,若我們對這幾個連接詞做不同的解釋,可能會影響論證的有效性(Tarski, 1986;第四節會有進一步的討論);針對第三個問題,基於自然語言還包含許多連接詞,例如「可能」,我們確實可以不只挑選這五個;但是,「可能」不會是一個真值函數,所以我們需要擴充原始的邏輯系統,使得我們可以處理非真值函數的真假值判定。

[8] Hamilton, 1978

[9] Causey, 2006。為了說明方便,在此做了些許的修改。另外,相較於公理化系統,自然演繹法明顯允許更多的推論規則,而且不同的自然演繹法系統,可能也允許不同數量的規則,所以有學者可能會問「為什麼?」。必須承認的是,規則的挑選是有一定的任意性,因為我們可以證明我們只需少數規則,甚至只需要一個規則,即MP,就可以提供所有真命題一個證明。揀選出某些(或某個)規則僅僅是因為方便。也許有人會認為挑選MP是因為它最符合直覺,但遺憾的是,MP也曾被認為是無效的推論規則(Bledin, 2015; van McGee, 1985; Kolondy and MacFarlane, 2010)。有興趣的學者可參考相關的文獻。

[10] (N12)-(N21)中的「可互推」意指「f(q)是包含q的式子,若qr是可互推的,這代表我們可以推論出f(q/r),其中q的每次出現都被r所取代」(Causey, 2006: 69)。

[11] 除了本文介紹的兩個證明系統,還有兩個常見的證明系統:Gentzen的序列演算(sequent calculi)(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proof-theory/#GentConsProo)與樹枝法(Tree Method)(Restall, 2005)。不過,「證明」的意義可能會有點差異。

[12] 本文引進的是一個命題邏輯系統,具有「可決定性」(decidability),意指:給定任一個論證,我們可以在有限的推論步驟中,決定該論證是否有一個證明。但是在初階邏輯(first-order logic)中,量化詞的引進使得我們無法判斷何時該停止規則,因為不存在證明,所以缺少「可決定性」。

[13] 因為我們可以對式子有不只一種解釋,所以賦值函數V是相對於I的,故符號上標記為VI

[14] BeallRestall的說法是「cases」(2000, p. 476)。

[15] 其中的(V)大致意指本文中的(M)

[16] 相較之下,邏輯多元論的立場是:對邏輯結果的正確說明不只一個(Su, 2017

 

 

作者資訊

蘇慶輝
pcs0929@gmail.com
山東大學哲學系

 

上線日期 :2020 年 05 月 14 日

引用資訊:蘇慶輝 (2020)。〈邏輯結果〉,王一奇(編),《華文哲學百科》(2020 版本)。URL=http://mephilosophy.ccu.edu.tw/entry.php?entry_name=邏輯結果。

 

 

參考書目與網路資源
  1. Beall, J.C. (2010). Logic: the Basics. Routledge.
  2. Beall, Jc and Restall, Greg (2000). Logical Pluralism.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78: 457–493.
  3. Beall, J.C., Restall, G. (2019). Logical Consequence. In E. N. Zalta (E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logical-consequence/
  4. Bledin, Justin (2015). Modus Ponens Defende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2: 57-83.
  5. Bonnay, D., Westerståhl, D. (2012). Consequence Mining: Constants Versus Consequence Relations.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41, 671-709.
  6. Bonnay, Denis (2014). Logical Constants, or How to use Invariance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Explication of Logical Consequence. Philosophy Compass, 9/1, 54-65.
  7. Causey, Robert L. (2006). Logic, Sets and Recursion. 2nd edition.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8. Cook, Roy T. (2010). Let a Thousand Flowers Bloom: A Tour of Logical Pluralism. Philosophy Compass, 5/6, 492-504.
  9. Hamilton, A. G. (1978). Logic for Mathematicia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 Harper, W.L., Stalnaker, R., Pearce, G. (eds.) (1981). Ifs. D. Reidel.
  11. Kolondy, Niko and John MacFarlane (2010). Ifs and Ought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7: 115-143.
  12. MacFarlane, John (2011). Epistemic Modals are Assessment-Sensitive. In: Egan, A., Weatherson, B. (eds.) Epistemic Modality. (2011) pp. 144-17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 MacFarlane, John (2015). Logical Constants. In E. N. Zalta (E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logical-constants/
  14. Rathjen, Michael (2018). Proof Theory. In E. N. Zalta (E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proof-theory/
  15. Restall, Greg (2005). Logic: An Introduction. Routledge.
  16. Sagi, Gil (2014). Models and Logical Consequ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43, 943-964.
  17. Su, Ching Hui (2017). Context and Logical Consequ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42: 399-411.
  18. Tarski, A (1986). What are Logical Notion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Logic, 7, 143-154.
  19. Tarski, A. (2002). On the Concept of Following Logically. Stroinâska, M., Hitchcock, D. (tran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Logic, 23, 155-196.
  20. Vann McGee (1985). A Counterexample to Modus Ponen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82: 462-471.
  21. Varzi, Achille C. (2002). On Logical Relativity. Philosophical Issues, 12, 19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