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方向性 (directional)、解釋性 (explanatory)、生成性 (generative)
1.2 非真值函數 (non-truth-functional)、非模態 (non-modal)、非因果 (non-causal)
此章節將會描述形上學奠基在文獻中被普遍認為具備的性質,並藉由形上學奠基與其他形上學概念的比較來凸顯其在形上學討論中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1.1 方向性 (directional)、解釋性 (explanatory)、生成性 (generative)
首先,形上學奠基被認為是具有方向性的,而正是這個方向性區分了奠基者 (ground) 跟被奠基者 (groundee):如果 A 奠基 B (A grounds B),則 A 是此關係中的奠基者,而 B 是此關係中的被奠基者。需要特別澄清的是,在此所說的「形上學奠基具有方向性」並不預設以下這個相對而言有爭議的主張:形上學奠基是一個非對稱 (asymmetric) 的關係(意即:對於所有的 A 跟 B,如果 A 奠基 B,則 B 不奠基 A)。[i]根據上述爭議主張,並不存在所謂的相互奠基 (mutual grounding) 或自我奠基 (self grounding) 的形上學可能性。然而最近越來越多形上學家認為這樣的可能性是確實存在的。[ii]
不同於上述的主張,本文所說的「形上學奠基具有方向性」,預設的是以下想法:當 A 不等同於 B 時,則「A 奠基 B」與「B 奠基 A」也是不相同的。由此理解,當「A 奠基 B」成立時,「B 奠基 A」這個不同的事態並不一定會成立,因此「A 奠基 B」只保證了 A(而非 B)是奠基者以及 B(而非 A)是被奠基者。另一方面,這樣的想法並沒有排除相互奠基的可能性,因為它—不同於形上學奠基是非對稱的這個主張—並不蘊含「A 奠基 B」和「B 奠基 A」兩者不能同時成立:當兩者同時成立時,A 既是奠基者也是被奠基者、B 既是被奠基者也是奠基者。就像是「A 愛 B」和「B 愛 A」是不同的。當「A 愛 B」成立時,A 是愛人的人而 B 是被愛的人,但其成立並不蘊含「B 愛 A」不會成立。
根據以上想法,我們可以說明一項形上學奠基跟充分必要條件的重要差異:前者有方向性而後者沒有。如果「A 若且唯若 B」成立,則 A 和 B 雙方都是彼此的充分必要條件。這項差異也關聯到我們下一個要介紹的形上學奠基之特性:解釋性。
我們剛剛已見到了形上學奠基有方向性。然而,並非所有具有方向性的關係都有解釋性。舉例來說:「x 看著 y」是一個有方向性的關係,「小崴看著小美」為真並不代表「小美看著小崴」也為真。但顯然的,「x 看著 y」並沒有提供什麼 x 與 y 之間的形上學解釋。因此,作為一個能夠提供/支持形上學解釋的關係,形上學奠基除了方向性以外還必須具有解釋性:如果 A 奠基 B,則 A(形上學地)解釋了 B。舉例來說,如果「a 和 b 都例現共相 U」奠基了「a 和 b 都是 1 公克重」,則前者解釋了後者。
在形上學奠基的相關文獻中,對於形上學奠基跟形上學解釋之間的關係有兩派主要的立場:(1) 形上學奠基本身「就是」一個解釋關係(如 Dasgupta 2014a)、(2) 形上學奠基關係「支持」了相對應的形上學解釋(如 Audi 2012)。對支持 (1) 的人來說,「A 奠基 B」跟「A(形上學地)解釋了 B」其實就只是換了不同的說法表達同一件事。對他們來說,「A 解釋了 B」是一個發生在世界上的客觀事實,不受我們主觀認知的影響。而對支持 (2) 的人來說,形上學解釋是我們認知者思考及概念化後的產物,並不等同於發生在世界上的奠基關係本身,就如同一個發生在現實世界中的因果關係(如:彼得點火導致了實驗室爆炸)支持但不等同於相應的因果解釋(如:「實驗室會爆炸是因為彼得點了火」)。本文所述「形上學奠基具有解釋性」之論題,並不嘗試在這個爭論中支持特定一方立場,而是一個跟雙方都能相容的選言 (disjunctive) 命題:形上學奠基要嘛本身就是(某種)形上學解釋,要嘛支持了形上學解釋。[iii]
最後一個形上學奠基被普遍認為擁有的性質是生成性。(Audi 2012; Bennett 2017: 57-59) 如果 A 奠基 B,則 A 在某種形上學意義上生成或產生 (generate) 了 B。舉例來說,集合 (sets) 的存在常被認為是由其元素/成員 (elements/members) 的存在所奠基。給定形上學奠基的生成性,我們可以說集合透過了奠基被其元素所生成/構成。另一個例子跟邏輯運算 (logical operation) 有關,大多數研究形上學奠基的學者都同意,事實 A 跟事實 B 共同奠基了他們的連言事實 (conjunctive fact)「A 且 B」。根據這樣的看法,我們可以說 A 與 B 生成了 A 且 B 這個連言事實。
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具有解釋性的關係也都具有生成性。舉例來說,等同關係 (identity relation) 也常被認為是具有解釋性的,像是在心腦同一論 (mind-brain identity theory) 中,大腦狀態被用來解釋相對應的心理狀態。然而等同關係並沒有生成性,因為等同關係連結的關係項 (relata) 事實上是同一個東西,並不像奠基關係的關係項一樣,可以由其中一方(如元素)生成出另外一方(如集合)。
1.2 非真值函數 (non-truth-functional)、非模態 (non-modal)、非因果 (non-causal)
我們在上一小節中看到了三項形上學奠基所具有的特性。在這小節中,我們將轉向三項形上學奠基所不具備的特性:(1) 形上學奠基是非真值函數的、(2) 形上學奠基是非模態的、(3) 形上學奠基是非因果的。
要理解第一點,我們需要先介紹真值函數的概念。當我們說一個邏輯連接詞 (logical connective) O 是真值函數的 (truth-functional),指的是以 O 作為主要連接詞 (main connective) 的語句 (statements) 的真假值 (truth values) 是完全由其所連結的子語句 (sub-statements) 的真假值所決定的。舉例來說,命題邏輯 (propositional logic) 中的邏輯連接詞(如否定符號~、選言符號 ∨、連言符號 ∧、實質條件符號 →)都是真值函數的,因為只要知道其所連接的子語句的真假值,我們就能(根據真值表)計算出其真假值。
因此,當我們說形上學奠基是非真值函數的,意思是就算我們知道 A 跟 B 分別是否成立/為真,只靠這兩者的真假值仍然無法決定「A 奠基 B」是否成立/為真。[iv]舉例來說,假設 A 為真而 B 也為真,根據真值表,我們可以知道這兩句的選言(即:「A 或 B」)跟連言(即:「A 且 B」)都為真。但單憑「這兩者皆為真」這件事並無法決定它們之間是否成立(或不成立)任何奠基關係。
形上學奠基的上述特性產生的一項重要結果是:形上學奠基並無法用命題邏輯中出現的邏輯連接詞定義,因為這些邏輯連接詞都是真值函數的,所以真值函數連接詞定義出的連接詞也會是真值函數的。也就是說,形上學奠基這個概念並不能被我們所熟悉的(命題)邏輯概念所闡釋。事實上,形上學奠基也無法被一階邏輯 (first-order logic) 中的邏輯常數 (logical constants) 定義,[v]因為量限符號跟等同述詞對於定義形上學奠基也並沒有任何幫助。值得注意的是,若像 Quine (1970) 所主張的,只有一階邏輯才是真正的邏輯,則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更強的結論:形上學奠基是獨立於邏輯之外 (extra-logical) 的形上學概念。[vi]
形上學奠基另一個特性是非(形上學)模態的。也就是說,形上學奠基這個概念無法藉由形上學模態概念(如:必然性、可能世界)來理解。舉例來說,在可能世界語義學 (possible world semantics) 以及隨附性 (supervenience) 等關於模態的哲學議題受到最多討論的 1980 年代,有些人就嘗試將形上學奠基關係的成立理解成某種必然連結關係(如:隨附性關係)的成立。[vii]
然而這樣的模態解釋跟上述的邏輯解釋一樣,也會因為類似的原因而失敗。首先,模態符號如 □ 以及 ◇ 等模態算子 (modal operators) 是內涵的 (intensional),也就是說,任何兩句必然等價 (necessarily equivalent) 的語句加上同樣的模態算子(或/以及邏輯連接詞)組成的複雜語句會有同樣的真假值。舉例來說,假設「a 存在」跟「a 的單集 {a} 存在」是必然等價的(意即:必然地,a 存在若且唯若 {a} 存在),則這兩句話加上任何模態算子後得到的複雜語句(如:「可能地,a 存在」跟「可能地,{a} 存在」)會有同樣的真假值。
然而形上學奠基普遍被認為是超內涵的 (hyperintensional),也就是說,必然等價的語句加上奠基連接詞後組成的語句不一定會有同樣的真假值 [viii]。舉例來說,儘管「a 存在」跟「{a} 存在」是必然等價的,但根據上述「集合的存在是由其元素的存在所奠基」的想法,我們只會接受「a 的存在奠基 {a} 的存在」這項結論,而不會同意「{a} 的存在奠基 {a} 的存在」這個主張。[ix]因此,形上學奠基也無法被模態概念(加上邏輯概念)所闡釋。
最後一個要介紹的形上學奠基的特性是:它並非因果關係。在上一小節中我們提到形上學奠基的三個特性:(1) 方向性、(2) 解釋性、(3) 生成性。這三個特性是因果關係也具備的:(1) 因果關係的成立會決定其中涉及的事件的次序,「A 導致 B」並不同於「B 導致 A」、(2) 因果事實會支持相對應的因果解釋、(3) 原因在某種意義上生成/造成了結果。雖然因果關係跟形上學奠基都具有上述特性,這兩個關係依然有其他差異。其中一個可能的差異是—如果因果概念的反事實條件分析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of causation) 是正確的—因果關係可以被某些模態概念(如:反事實條件句)定義,而形上學奠基並沒辦法如此定義。
然而一個更重要的差異在於,形上學奠基的生成性與因果關係的生成性有一個決定性的不同。奠基物在生成/產生被奠基物時,奠基關係同時也決定/解釋了兩者從屬於不同的形上學/存有學階層 (ontological/metaphysical hierarchy)。[x]更具體的來說,奠基物比被奠基物處在更基礎 (metaphysically more fundamental) 的階層。[xi]再次以集合為例,因為 a 的存在奠基了 {a} 的存在,a 的存在會比 {a} 的存在更為基礎。相較而言,因果關係的生成性並沒有以上蘊含,當 C 事件因果上導致了 E 事件時,兩者可以處在完全相同的存有學階層(如:兩者都是關於微觀物理粒子的事件)。[xii]用比喻來說,形上學奠基是一個「縱向」跨階層的解釋/生成關係,而因果關係則有可能出現「橫向」同階層的解釋/生成案例。[xiii], [xiv]
在介紹完形上學奠基的幾個重要的普遍性質後,此節的目標是透過介紹幾個形上學奠基的案例來幫助讀者對於此概念有更好的掌握。在文章一開始我們提到,許多形上學問題可以理解成對於特定現象/事實的形上學奠基的探詢。因此,回應這些問題的形上學理論可以被理解成關於形上學奠基的陳述。以下將以幾個知名的形上學理論當作例子來說明:
在以上的理論中,其提出者們認為可以用自然集合/具體可能世界/神的命令/物理事實來分別解釋相似性/可能性/規範性/心理事實。同時,這些形上學奠基的解釋也將這些現象/事實和其奠基物分類至不同的形上學階層。在他們的理論中,位於更基礎階層的奠基物(如:大腦的物理狀態)生成了更高階層的被奠基物(如:相對應的心理狀態)。
除了以上的形上學理論外,形上學奠基也能用來說明其他案例。舉例來說,科學家發現了物理基本粒子(如電子、夸克)在某些排列組合下會產生複雜的化學分子(如蛋白質)、而這些化學分子也能進一步組成更複雜的細胞、組織等生物學單位。我們可以說某些物理事實解釋並在某個意義上生成/構成了相關的化學事實,而有些化學事實也解釋/構成了更巨觀的生物學事實。很顯然地,這樣的解釋、生成關係並非因果關係,而是某種從下而上跨階層的解釋、生成關係。因此,我們也可以將這些關係用奠基來理解:「物理事實 P 奠基了化學事實 C」以及「化學事實 C 奠基了生物學事實 B」。
在上述幾個常見的形上學奠基案例之外,形上學奠基也被用來為一些哲學議題提供新穎的切入點。以下我們將關注兩個例子:(1) 一元論 (monism) 以及 (2) 宇宙論論證 (cosmological argument)。
最簡單版本的一元論—或稱為「存在一元論」(existence monism) —主張整個世界只存在一個事物(或一個具體的事物)。這樣的主張明顯地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觀察不相符(如:我面前正存在著兩個不同的事物,一張桌子跟一張椅子)。相較於存在一元論,Schaffer (2010) 認為藉由形上學奠基的概念,我們可以提出一個跟日常經驗相符且擁有許多其他理論優點的一元論:優先一元論 (priority monism)。[xv]根據優先一元論,雖然這世界存在超過一個事物,但其中有且只有一個事物,其本身是未被奠基 (ungrounded) 且奠基了所有其他事物 (grounds everything else)。對 Schaffer 本人來說,這個唯一未被奠基的事物就是宇宙 (cosmos) 本身,而這個宇宙的每一個部分 (proper parts) 都被奠基在這個宇宙之上。換句話說,在 Schaffer 版本的優先一元論中,部分-整體關係 (parthood relation) 跟形上學奠基關係的方向恰好相反:宇宙的部分組成了 (compose) 宇宙這個整體 (whole),而宇宙整體卻反過來奠基了其各個部分。
形上學奠基也被應用在宇宙論論證的討論上。經典的因果宇宙論論證 (causal cosmological argument) 從幾個關於因果關係的原則出發,試圖推論出這個世界存在這一個第一因 (first cause),意即一個沒有進一步原因的原因 (uncaused cause),並將其等同於上帝 (God)。在這個版本的宇宙論論證底下,上帝與受造物 (creatures) 之間的關係被看作是因果的。然而,近來有些宗教哲學家(如:Pearce 2017 和 Deng 2020)嘗試把形上學奠基當作上帝與受造物之間的關係,並提出另類版本的宇宙論論證。[xvi]在此版本宇宙論論證中,上帝被視為不被奠基的奠基者 (ungrounded ground),是位於存有學階層最下層的唯一存在,並解釋/生成了所有其他事物。
在形上學奠基這個概念被引入後,文獻中出現了許多關於這個概念本身的哲學議題探討。本文第三節將介紹以下幾個近來被廣泛討論的議題:(1) 形式特性、(2) 關係項、 (3) 後設奠基 (meta-ground)。
形上學奠基經常被認為具有以下三種形式特性:(1) 非對稱的 (asymmetric)、(2) 非自反的 (irreflexive)、(3) 遞移的 (transitive)。非對稱性的定義已在第一節中解釋,此節將說明後兩者的意思。當我們說一個關係 R 是非自反的(相對於某組事物),意思是(這組事物中)沒有任何東西跟自己之間有 R 的關係。舉例來說,「不等同」(distinctness) 就是一個非自反關係,因為沒有任何事物可以跟自己不等同。而當一個關係是遞移時,則對於任何一組 a、b、c 三個事物,如果 a 對 b 有 R 的關係 (a stands in the relation R to b),且 b 對 c 有 R 的關係,則 a 對 c 也有 R 的關係。「大於」就是一個遞移關係:如果 a 大於 b,且 b 大於 c,則 a 大於 c。
早期大部分形上學奠基的主要推廣者(如 Rosen 2010 和 Fine 2012)都認為形上學奠基具有以上三種特性。然而,近來有許多人嘗試提出對這些特性的反例。以下我將簡單介紹 Rodriguez-Pereyra (2015) 對非自反性的反例,以作為範例。對於非對稱性、非自反性、遞移性的其他反例以及更細節的討論,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註解 2 提到的兩本書,以及以下文章:Jenkins (2011)、Schaffer (2012)、Tahko (2013)。
假設有一個命題,它的內容是關於其自身。把這個命題稱為 A,而 A 的內容是〈A 為真〉。讓我們再假設 A 確實為真。這時我們可以問:什麼奠基了「A 為真」這個事實?一個直接的答案就是,命題 A 的內容所關於的事實奠基了「A 為真」。[xvii]而命題 A 的內容所關於的事實是什麼呢?也就是「A 為真」這個事實,因為命題 A 的內容是〈A 為真〉。因此,我們就得到了以下結果:「A 為真」這個事實(自我)奠基了「A 為真」這個事實。如果以上案例是可能的,則形上學奠基不是非自反的。
除了以上三個特性外,另一個對於形上學奠基的形式性質的討論為:奠基物是否會必然地蘊含 (necessitate) 被奠基物。也就是說,是否必然地,如果奠基物 A 存在,則其被奠基物 B 也會存在?早期的立場認為這樣的必然蘊含關係是成立的。(Bennett 2011、Trogdon 2013) 然而現在有越來越多人認為這樣的必然蘊含關係並不成立。(Skiles 2015、Bader 2021、Werner 2022) 舉例來說,Bader (2021) 認為,在對稱分裂 (symmetric fission)——像是分腦手術——的案例中,關於其中一個半腦的事實會成功奠基「擁有這個半腦的人會等同於手術前的那個人」這個事實,然而究竟是關於哪個半腦的事實成功奠基,其結果是隨機的。換句話說,Bader 認為,在物理上完全不可區分 (physically indiscernible) 的某個分腦手術成功的可能世界中,存在一個世界,在其中關於左半腦的事實成功奠基,也存在另一個世界,在其中關於右半腦的事實成功奠基。因此,就算同樣的奠基物(如:關於左半腦的事實)存在/成立,相對應的被奠基物(如:「擁有左半腦的人等同於手術前的人」)也不一定會存在/成立。
形上學奠基的支持者對於什麼樣的實體間可以有奠基關係有著不同的想法。其中一派(如 Schaffer 2009 以及 Rodriguez-Pereyra 2015)認為這是一個可以發生在任何種類的實體(包含事實、性質、個物等等)之間的關係。而另一派(如 Rosen 2010 以及 Fine 2012)認為形上學奠基是一個只能發生在事實與事實之間的關係。在後面這派中,有部分的支持者(如 Fine 2012)為了避免接受事實 (facts) 這類較為爭議的實體的本體論預設 (ontological commitment),主張我們應該使用具體存在的語句 (sentences) 來表達對應的想法。[xviii]也就是說,對於這派的支持者,只有語句(或命題)所表達的才是奠基關係所能連結的,而因為個物 (particular objects) 和性質 (properties) 這些不同於事實的實體 (non-factual entities) 是分別由名字 (names) 和述詞 (predicates) 所表達/指涉的,而非由語句所表達的,所以這些並非事實的實體之間並無法發生奠基關係。[xix]
這兩派立場對於形上學奠基的討論至少有兩個影響。一個是關於形上學奠基本身究竟該如何被表達,而另一個是關於形上學奠基在其他哲學議題上的應用。先從前者開始,註解4曾提到,形上學奠基這個概念有兩種可能的表達方式。一種是使用述詞,並認為這個述詞表達了一個關係,也就是形上學奠基。另一種是使用連接詞。對接受第二種表達方式的人來說,使用連接詞來表達形上學奠基並不代表我們必須接受其作為一個關係存在的存有學預設,就如同一個使用(邏輯)連接詞表達連言的人並不需要接受有一個「連言」關係存在。[xx]
回到形上學奠基關係項的問題上,使用連接詞表達形上學奠基的人並無法接受任何實體之間都可以發生形上學奠基,因為連接詞連接的是語句或命題,但個物和性質等實體是由名字或述詞所表達的。因此,認為任何實體之間都可以發生形上學奠基的人也必須接受形上學奠基必須由述詞表達。另一方面,對於接受只有事實(或語句所表達的)之間才能發生形上學奠基的人來說,他們既有可能接受用述詞表達也可能接受用連接詞表達。有些人(如 Rosen 2010)就是使用述詞來表達形上學奠基作為一個事實與事實之間的關係,而其他人(如 Fine 2012)則是使有語句連接詞來避免相關的形上學預設。[xxi]
另一個影響跟我們之前提到的形上學奠基的應用有關。無論是 Schaffer 的宇宙優先一元論或是 Pearce/Deng 的奠基宇宙論論證,其中都預設了形上學奠基是可以發生在任何種類的實體(如:宇宙整體/宇宙的部分以及上帝/創造物)之間的關係。因此,如果形上學奠基是只能發生在事實之間的話,則這些論證跟立場會需要進行適當修改(如:將奠基物由宇宙本身改成關於整個宇宙的事實)以符合關係項的要求。
無論形上學奠基是否只能在事實之間發生,有一個問題是正反雙方都需要面對的,也就是後設奠基的問題。假設 A 奠基了 B,則我們會得到一個新的事實「A 奠基 B」。既然「A 奠基 B」本身是一個事實,它要嘛有被某些事物奠基要嘛不被任何事物奠基。Sider (2011: 105-16) 提出了一個形上學原則來論證這個關於形上學奠基的事實本身也必須被奠基,這個原則被稱為純粹性原則 (purity principle)。純粹性原則主張,如果一個事實是(形上學地)基礎的/未被奠基的,則這個事實中所涉及 (involve) 到的任何事物也都是基礎的/未被奠基的。換句話說,基礎的事實是純粹由基礎的事物所組成的。這個原則背後的動機如下,形上學階層的底部是由基礎的事實/事物所構成的。舉例來說,「基隆是一座城市」這個事實涉及了「城市」這個關於巨觀事物的性質,而這個關於巨觀事物的性質不像微觀物理性質(如質量、電量)一樣,並非形上學地基礎的,因此「基隆是一座城市」必須是被奠基的。[xxii]用 Sider (2011: 106) 自己的話說:當上帝創造世界時,並不需要思考「城市」、「微笑」、「糖果」這些非基礎概念。相反的,只需要上帝創造完最基礎的形上學階層,這些基礎事實/事物就會奠基並生成其他上層的非基礎事物。舉例來說,當電子、夸克等基礎粒子排列至正確位置時,相對應的原子、分子、建材、大樓就會自動被奠基/生成出來而存在。
回到「A 奠基了 B」這類的事實是否被奠基的問題。現在給定純粹性原則,並假設「A 奠基了 B」是未被奠基的,則這個事實(以及它們的組成部分—即 A 跟 B)也會是形上學階層底部的一部分。但這會產生一個有問題的結果,根據純粹性原則,如果「A 奠基了 B」本身是未奠基,則其構成物之一的 B 也會是形上學階層底部的一部分。然而由於 B 是被 A 奠基的,所以它不能是形上學階層底部的一部分,跟上述結果互相矛盾。
我們可以用一個具體例子來說明以上概念。假設 C 是「基隆是一座城市」這個巨觀事實。如上所述,因為 C 本身涉及了城市這個性質,而這個性質本身並非形上學基礎/完美自然的,所以 C 必須要被奠基。再讓我們假設 P 是奠基了 C 的相關微觀物理粒子事實。現在假如「P 奠基 C」這個事實也是非奠基的,則「P 奠基 C」也會是構成形上學基礎階層的一部分,根據純粹性原則,「P 奠基 C」所涉及的部分也會是基礎階層的一部分。然而因為「城市」也是「P 奠基 C」的一部分,所以「城市」也是出現在形上學基礎階層的完美自然性質,跟上面所述「城市這個性質並非完美自然的」互相矛盾。因此,「P 奠基 C」這個事實必須是被奠基的。[xxiii]
假設我們都接受 Sider 的論證,那麼還會有另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是什麼奠基了這類奠基事實?在目前文獻中,存在至少五種回應。第一種看法(如:Bennett 2011; deRosset 2013)認為,奠基事實被其中的奠基物所奠基。也就是說,「A 奠基 B」會被 A 本身所奠基。
第二種看法(如:Rosen 2010; Fine 2012; Dasgupta 2014b)認為,奠基事實被關於其中被奠基物的本質事實 (essentialist facts) 所奠基。也就是說,「A 奠基 B」會被關於 B(或是 B 的構成部分)的本質事實所奠基。舉例來說,「P 奠基了『基隆是一個城市』」這個事實本身是被關於城市和/或基隆的本質事實(如:「城市的本質要求其必須由某些種類的微觀粒子以某種方式排列組合而成」(It lies in the essence of cities that they are constituted by such and such particles in such and such ways))所奠基。[xxiv]
第三種看法(如:Schaffer 2017)認為奠基事實是被其所作為個例的形上學定律 (metaphysical law) 所奠基。舉例來說,當「當任意一個F類事實成立時,都會有一個相對應的 G 類事實成立」是一個形上學定律時,上述形上學定律奠基了—假設 A 是 F 類事實、B 是 G 類事實——「A 奠基 B」這個個例,就如同「所有電子都帶負電」這個科學定律解釋了「電子 a 帶負電」這個個例。
第四個看法(如:Sider 2020)認為,不同種類的奠基事實各自被不同的方式所奠基,有些被現實世界中發生的事實排列 (actual patterns) 所奠基、有些被相關的模態事實 (modal facts) 所奠基、有些被後設語言事實 (metalinguistic facts) 所奠基,並不存在一套所有奠基事實所共享的被奠基方式。[xxv]
第五個看法需要引入一個被稱作「零奠基」(zero-ground) 的概念。「零奠基」是 Fine (2012: 47-8) 所提出的一個很奇特的想法。Fine 主張,當我們說一個事實是零奠基時,並非表示這個事實沒有被奠基 (ungrounded)。相反的,「零奠基」指的是一個事實一方面有被奠基,另一方面卻沒有被任何事物所奠基 (grounded but not grounded in anything)。這想法聽起來很奇怪,但 Fine 用了以下了的例子來嘗試闡述這個想法。在上文中有提到,大部分的形上學奠基支持者同意集合的存在是被其元素的存在所奠基,就像{1,2} 這個集合是被 1 跟 2 的存在所奠基。而集合論中承認空集合 (empty set) 的存在,也就是一個沒有擁有任何成員的集合 { }。根據上述想法,空集合的存在—如同其他任何集合的存在—會被奠基,但因為空集合沒有任何元素,所以沒有任何成員的存在會奠基它。因此,空集合的存在就是一個雖然被奠基,但卻沒有被任何事物奠基的「零奠基」事實。[xxvi]回到後設奠基問題,第五種立場(如:Litland 2017)認為,奠基事實都是被零奠基的,也就是說,它們雖然—根據純粹性原則的要求—是被奠基的,但並沒有被奠基在任何事物上。
以上各個立場的哲學家提出了各式各樣的複雜論證來支持自己的立場/反對其他人的立場。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上面所引用的文獻以及 Litland (2020) 最近所寫的一篇綜合回顧這些立場/論證的文章。
[i] 如Bennett (2017: 32-47)即是主張此一爭議立場。
[ii] 如Bliss & Priest (2018)的文章選輯及Cameron (2022)的專書。
[iii] 目前文獻中,我唯一所知不接受這看法的哲學家是Maurin (2019),她主張形上學奠基跟形上學解釋之間並沒有必然連結的關係。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Skiles & Trogdon (2021)對前文的回應。
[iv]在此先暫時假設形上學奠基這個概念是由連接詞而非述詞(predicate)的方式來表達其邏輯式(regimented)。我們將在第3節時進一步討論形上學奠基究竟該如何表達的相關議題。
[v]除了邏輯連接詞以外,一階邏輯(含等同符號)的邏輯常數還多了∀ 以及∃這些量限符號(quantifiers)跟=這個等同述詞(identity predicate)。
[vi]有些人(如Correia & Skiles 2019)嘗試用高階邏輯(higher-order logic)語言去定義形上學奠基。如果像是Boolos(1975)等人所辯護的,高階邏輯也是真正的邏輯而非偽裝的集合論(set theory),則「形上學奠基是否是一個純邏輯(purely logical)概念」依然是一個值得爭論的議題。
[vii] 可參考McLaughlin & Bennett (2021)中的相關討論。
[viii] 更詳盡關於內涵性以及超內涵性的討論可見Berto & Nolan (2021)。
[ix] 另外的反例還有必然命題(necessary propositions)。雖然「1+1=2」跟「獨角獸存在或獨角獸不存在」都必然為真(也因此必然等價),但有些被前者所奠基的事物(如:「1+1=2或2+2=4」)並沒有被後者奠基。
[x] 舉例來說,物理事物(如:電子)跟化學事物(如:氯化鈉分子)即是處在不同存有學階層。見Rabin (2018)。
[xi] 根據這樣的想法,形上學奠基可以用來解釋形上學基礎性(metaphysical fundamentality)這個概念:當我們說某物是形上學基礎的(metaphysically fundamental),也就是在說此物不被任何事物所奠基(ungrounded)。(Bennett 2017; Cameron 2016; Mehta 2017; Raven 2017)
[xii] 需要注意的,上述刻畫因果與奠基差異性的方式並不排除有跨階層因果關係的可能性,如從心理狀態到物理狀態的向下因果關係(downward causation)。兩者的關鍵差異在於:奠基物跟被奠基物—排除掉相互奠基跟自我奠基的案例後—必然存在階層差異,而原因和結果—即使排除掉相互因果跟自我因果的案例後—也不必然如此。
[xiii] 更詳細關於因果和形上學奠基在這方面差異的比較可見Schaffer (2020)。
[xiv] 關於形上學奠基與因果關係兩者之間的關聯以及相似性的相關討論,可見Schaffer (2016); Wang (2020); Roski (2021)。
[xv] 可參考Schaffer (2018)中整理出的各種支持(以及反對)優先一元論的論證。
[xvi] 嚴格來說,Deng版本宇宙論論證的結論跟有神論(theism)以及自然主義(naturalism)都是相容的。本段落的討論是關於前者。而後者的立場有各種可能的表現形式,其中一種即是上一段落中提到的(宇宙式)優先一元論。
[xvii] 就像是「蘇格拉底是人」這個事實奠基了「<蘇格拉底是人>這個命題為真」這個事實,因為「蘇格拉底是人」這個事實就是<蘇格拉底是人>這個命題所關於的事實。
[xviii] 有些人會認為我們需要的是抽象存在的命題(propositions)而非語句,因為語句所能表達的會受限於我們使用的語言的表達能力(expressive power)。但另一方面,命題這類實體存在與否本身也是比語句的存在還要有爭議的,因此兩種立場仍然各有其優劣之處。
[xix] 關於反對「形上學奠基發生在任何種類的實體之間」的論證,可見Sider (2011: 161-4)。關於支持「形上學奠基發生在任何種類的實體之間」的論證,可見Wilhelm (2020)。另可參考我(Lo 2022)對於Wilhelm論證的反駁。
[xx] Correia (2010)主張因為這種表達方式擁有比較少的存有學預設,所以理論考量上優於述詞的表達方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事實上,使用述詞表達形上學奠基的人也並非一定要接受某個特定關係存在的形上學預設,就像是唯名論者也會使用述詞,但不需要接受相對應的實體(如性質或關係)存在。
[xxi] 另一個比較兩者進路優劣的切入點是雙方如何表達「未被奠基」這個概念。對於使用奠基述詞的人來說,「未被奠基」可以用奠基述詞加上全稱量限符號跟否定邏輯連接詞來表達。舉例來說,「∀x~Gxa」(G在此作為奠基述詞)即可以用來表達a不被任何事物奠基。另一方面,對於使用奠基連接詞的人來說,語句/命題並非名字,因此我們不能直接用全稱量限符號對其進行量限(cannot quantify into sentence/proposition-position)。一個解決方式是加入高級量限符號(higher-order quantifiers)以獲得更多的表達資源,便可使用「∀X~X<P」(<在此作為奠基連接詞、∀X作為對語句/命題的高階全稱量限符號)來表達P是未被奠基的。
[xxii] Sider在此所謂一個性質是形上學基礎的,指的是它是Lewis (1983)意義下的完美自然性質(perfectly natural property)。根據Lewis (1986: 60),完美性質有以下特性:(1)共享它們使得不同的事物有相似性(sharing of them makes for qualitative similarity)、(2)它們將世界正確的分類(carve reality at its joints)、(3)它們都是內在(intrinsic)性質、(4)只需要透過它們就能完備(completely)且無累贅(without redundancy)地描述這個世界。
[xxiii] Bader(2020)對上述論證提出反駁。Bader主張「A奠基B」這類的事實並非處在(in)任何形上學階層當中,而是一個關於(about)形上學階層的後設事實。對於Bader來說,純粹性原則是一個只適用於處在形上學階層當中的事物的原則,因此「A奠基B」這類關於形上學階層的事實不需要遵守純粹性原則。
[xxiv] 可參考Dasgupta 2014b: 572.
[xxv] 這類主張的一個動機是,其支持者認為形上學奠基本身並非一個統一(unified)的關係,而是許多不同的形上學解釋/生成關係—如:實現(realization)、集合生成(set-formation)、致真(truthmaking)—所共享的一個籠統名稱(umbrella term)。因為這些關係本身不相同,所以關於這些形上學關係的事實也會被不同的方式所奠基。除了Sider (2020)本人以外,可被視為支持這種形上學奠基多元論立場的還有Wilson (2014)、Koslicki (2015)、Bennett (2017)。
Audi, P. (2012). Grounding: Toward a Theory of the In-Virtue-Of Rel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 109(12), 685-711.
Bader, R. (2020). Fundamentality and Non-symmetric Relations. In The Foundation of Reality: Fundamentality, Space and Time, D. Glick, G. Darby, & A. Marmodoro,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45.
Bader, R. (2021). The Fundamental and the Brute.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8(4), 1121-1142.
Bennett, K. (2011). By Our Bootstraps.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5(1), 27-41.
Bennett, K. (2017). Making Things Up.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rto, F., & Nolan, D. (2021). Hyperintensionalit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21 Edition), E.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21/entries/hyperintensionality/>.
Bliss, R., & Priest, G. (Eds.), (2018). Reality and Its Structure: Essays in Fundament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olos, G. S. (1975). On Second-Order Logic. Journal of Philosophy, 72(16), 509-527.
Cameron, R. P. (2016). Do We Need Grounding? Inquiry, 59(4), 382-397.
Cameron, R. P. (2022). Chains of Be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rreia, F. (2010). Grounding and Truth-Functions. Logique et Analyse, 53(211), 251-279.
Correia, F., & Skiles, A. (2019). Grounding, Essence, and Identity.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98(3), 642-670.
Dasgupta, S. (2014a). On the Plurality of Grounds. Philosophers’ Imprint, 14(20), 1-28.
Dasgupta, S. (2014b). The Possibility of Physicalism. Journal of Philosophy, 111(9), 557-592.
Deng, D. (2020). A New Cosmological Argument from Grounding. Analysis, 80(3), 418-426.
deRosset, L. (2013). Grounding Explanations. Philosophers’ Imprint, 13(7), 1-26.
Fine, K. (2012). Guide to Ground. In Metaphysical Grounding: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Reality, F. Correia & B. Schnieder,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7-80.
Jenkins, C.S. (2011). Is Metaphysical Dependence Irreflexive? Monist, 94(2), 267-276.
Koslicki, K. (2015). The Coarse-Grainedness of Grounding.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9, 306–344.
Lewis, D. K. (1983). New Work for a Theory of Universals.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61(4), 343-377.
Lewis, D. K. (1986). On the Plurality of Worlds. Oxford: Blackwell.
Litland, J. E. (2017). Grounding Ground.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10, 279–316.
Litland, J. E. (2020.) Meta-Ground.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etaphysical Grounding, M. J. Raven (Ed.), New York: Routledge, 133–147.
Lo, T. (2022). In Defense of Fact-Only Grounding.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9(9),
Maurin, A. (2019). Grounding and Metaphysical Explanation: It’s Complicate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6(6), 1573-1594.
McLaughlin, B., & Bennett, K. (2021). Supervenience.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21 Edition), E.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21/entries/supervenience/>.
Mehta, N. (2017). Can Grounding Characterize Fundamentality. Analysis, 77(1), 74-79.
Muñoz, D. (2020). Grounding Nonexistence. Inquiry, 63(2), 209-229.
Pearce, K. L. (2017). Foundational Grounding and the Argument from Contingency. Oxford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Religion, 8, 245-268.
Quine, W. V. O. (1970). Philosophy of Logic.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bin, G. O. (2018). Grounding Orthodoxy and the Layered Conception. In Reality and Its Structure: Essays in Fundamentality, R. Bliss & G. Priest,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7-49.
Raven, M. J. (2017). New Work for a Theory of Ground. Inquiry, 60(6), 625-655.
Rodriguez-Pereyra, G. (2015). Grounding Is Not a Strict Order.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1(3), 517-534.
Rosen, G. (2010). Metaphysical Dependence: Grounding and Reduction. In Modality: Metaphysics, Logic, and Epistemology, B. Hale & A. Hoff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9-136.
Roski, S. (2021). Metaphysical Explanations and the Counterfactual Theory of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8(6), 1971-1991.
Schaffer, J. (2009). On What Grounds What. In Metametaphysics: New Essays on the Foundations of Ontology, D. Chalmers, D. Manley, & R. Wasserman, (E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47-383.
Schaffer, J. (2010). Monism: The Priority of the Whole. Philosophical Review, 119(1), 31-76.
Schaffer, J. (2012). Grounding, Transitivity, and Contrastivity. In Metaphysical Grounding: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of Reality, F. Correia & B. Schnieder, (Ed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2-138.
Schaffer, J. (2016). Grounding in the Image of Causa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3(1), 49-100.
Schaffer, J. (2017). Laws for Metaphysical Explanation. Philosophical Issues, 27(1), 302-21.
Schaffer, J. (2018). Monism.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18 Edition), E.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18/entries/monism/>.
Schaffer, J. (2020). Taking Causing Out of Bennett's Making Things Up. Inquiry, 63(7), 722-744.
Sider, T. (2011). Writing the Book of th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der, T. (2020). Ground Grounde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7(3), 747-67.
Skiles, A. (2015). Against Grounding Necessitarianism. Erkenntnis, 80(4), 717-751.
Skiles, A., & Trogdon, K. (2021.) Should Explanation Be a Guide to Ground?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8(12),
Tahko, T. E. (2013). Truth-Grounding and Transitivity. Thought: A Journal of Philosophy, 2(4), 332-340.
Trogdon, K. (2013). Grounding: Necessary or Contingent? Pacific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94(4), 465-485.
Wang, J. (2020). Cause. In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etaphysical Grounding, M. J. Raven (Ed.), New York: Routledge, 300–311.
Werner, J. (2022). Arbitrary Grounding. Philosophical Studies, 179(3), 911-931.
Wilhelm, I. (2020). An Argument for Entity Grounding. Analysis, 80(3), 500-507.
Wilson, J. M. (2014). No Work for a Theory of Grounding. Inquiry, 57(5–6), 535-579.
網路相關資源
Bliss, J., & Trogdon, K. (2021). Metaphysical Grounding.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21 Edition), E. N. Zalta (Ed.), URL =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21/entries/grounding/>.
Brenner, A., Maruin, A., & Skiles, A. (2021). Metaphysical Explanation.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Winter 2021 Edition), E. N. Zalta (Ed.), URL =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win2021/entries/metaphysical-explanation/>.
Tahko, T. E. (2018). Fundamentality.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Fall 2018 Edition), E. N. Zalta (Ed.), URL =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fall2018/entries/fundamentality/>.
相關詞條
「可能性與必然性」、「傾向」、「蒯因」、「命題」、「關係」。